“別的演員從后臺上臺之前,都會互相加油打氣。”
“希望您二位也……”
“主要您二位在臺下的互動太少了,放在紀錄片里不好看。”
兩個人就從善如流地開始改善自己。
至于到時候效果如何,就不是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了。
主持人清脆的聲音報幕:“接下來請您欣賞相聲,《賣吊票》,表演者,林清風、于謙。”
二人便款款行出。
照例鞠躬自我介紹不提。
底下有觀眾大喊:“林清風我愛你!”
林清風頭也不抬揮手:“我也愛你。”
于謙道:“好家伙,您現在都有追求者了。”
這人其實也不是林清風安排的。
甚至她這一嗓子,讓林清風原本準備的入活包袱沒法用了。
這一段活兒的入活,跟《黃鶴樓》有點類似。
逗哏會自稱自己不是相聲演員,是唱京劇的,由此引出下文來。
好在林清風跟于謙兩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臨場現掛也是一絕。
林清風面不改色就道:
“這位大姐我認識。”
于謙道:“哦?是您請來的托兒?”
林清風白他一眼:“我請托兒干嘛呀?”
“這位,愛聽我唱戲,我每回演出,她都來看我。”
于謙納罕:“唱戲?您是個票友?”
林清風道:“票友干嘛啊?”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專業的,京劇演員!”
于謙便狐疑地看著他。
林清風后退一步,揚手沖觀眾打招呼: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謝謝各位!謝謝!謝謝~!”
于謙被他嚇了一跳:“怎么了?你踩電門上了?”
林清風沒搭理他,猶自繼續: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對我的鼓勵……我是著名的大個兒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于謙便上下掃視了他一眼:“個兒是挺高的。”
林清風仿佛終于反應過來一樣:
“你不認識我啊?……完了,你完了,你這半輩子糟踐了”
于謙伸手攔他:
“誒,你停一停,停一停。”
“你老說自個兒是京劇表演藝術家,那你都唱的什么戲啊?”
林清風瞪圓了眼:“你不認識我?我!打小磕巴出身。”
磕巴就是人說話結巴的意思。
果不其然,于謙便接道:
“巧了,我結巴出身。”
林清風頭也不回:“找地兒治療切。”
于謙問:“治什么呀?”
林清風答:“結巴呀。”
于謙道:
“磕巴也不像話。”
“唱戲的,那叫科班出身。”
“科班?”林清風狐疑地重復了一下,而后便連連點頭:“對!打小兒咱們科班出身……這多少年了,富連成的學生我是!”
于謙又驚又疑:“老戲班啊那是……富連成?!”
林清風理直氣壯點頭:“:對!富連成、馬連良、裘盛戎、譚富英都是那兒的。”
于謙道:“現在都沒有啦。”
林清風面不改色:
“解放初你們就知道沒有了,喜連富盛世元韻慶嘛,到解放初期不讓干了,不干了,其實是沒停止,轉入地下培訓。”
本書首發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