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風淡定地開口:
“在想當初,后漢三國有一位莽撞人。”
“自從桃園結義以來,大爺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
“二弟姓關名羽字云長,家住山西蒲州解良縣。”
“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陽郡。”
“又續有四弟,姓趙名云字子龍,家住鎮定府常山縣,百戰百勝,后封為常勝將軍。”
“只皆因長坂坡前,一場鏖戰,趙云單人獨馬,闖進曹營,砍倒大纛兩桿,奪槊三條。”
“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德山頭之上見一穿白小將,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將。”
這里,在貫口之中,白并不念做白,念泊。
是為了貫口的發音方便。
中間部分詞省略,避免有水字數之嫌疑。
但莽撞人這段貫口非常精彩,值得一聽。
林清風口齒清晰,講完了趙云在曹營救出少主劉禪。
由于曹操起了愛將之心,想要收服白衣小將趙云。
吩咐了不許下死手只許活捉。
于是趙云被一路逃了出去。
“追至當陽橋前,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
“曹操趕到不見趙云,只見一黑臉大漢立于橋上,曹操忙問夏侯惇:‘這黑臉大漢,他是何人?’”
“夏侯言道:‘他乃是張飛,一莽撞人。’”
“青羅傘蓋撤下,只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韌鐵,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頜下扎里扎煞一副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
“頭戴鑌鐵盔,二龍斗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輪、螺、傘、蓋、花、罐、魚、腸。”
“身披鎖子大葉連環甲,內襯皂羅袍,足蹬虎頭戰靴,胯下馬,萬里煙云獸,手使丈八蛇矛。”
此處身披的披,在貫口之中也不發批音,而是發胚胎的胚字音。
“站在橋頭之上,咬牙切齒,捶胸憤恨,大罵:”
“曹操聽真,呔,今有你家張三爺在此,爾等或攻,或戰,或進,或退,或爭,或斗,不攻,不戰,不進,不退,不爭,不斗,爾乃匹夫之輩。”
“大喊一聲,曹兵退后;大喊二聲,順水橫流;大喊三聲,把當陽橋喝斷。”
“后人有詩贊之曰:‘長坂坡前救趙云,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
莽撞人全部貫口總計有九百九十一個字。
幾百句下來,林清風一個疏漏都沒有。
只叫人聽得熱血沸騰。
在最后一句定場詩接續以后,現場安靜了兩秒鐘。
然后不知道是誰帶頭喊了一聲好。
現場叫好聲便此起彼伏,掌聲也起來了。
這算是在林清風的意料之中。
畢竟三國演義,張飛,算得上是人類的共同記憶。
又有他當初直播時候提了一嘴埋下的伏筆。
能夠引起這樣的場面,林清風絲毫不覺得意外。
等現場觀眾的情緒平復下來,林清風才含笑看像于謙:
“你說說,這樣一個莽撞人,你比得了嗎?”
于謙趁著林清風背貫口的時候,早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
只不過也忍不住擦了一把汗。
一聽林清風問話,趕忙搖頭:
“您別說張飛了,咖啡我也比不了啊。”
見于謙服氣,林清風便興高采烈:
“那你說!什么叫做!雨打浮萍萬點坑?”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