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風的聲音,說話的時候本身就很好聽。
讓人愿意聽下去。
更別提他說貫口的時候,用上技巧。
那更加是引人入勝。
“到后來,陳友諒中華云龍之計,兵發玉山。”
“起兵之時,那張定邊頭戴麻冠,身穿重孝,手拿哭喪棒,跪倒馬前,是哀哀切切。”
“陳友諒并不理睬,催馬而去。”
“大隊人馬來至玉山,嗆啷啷一棒銅鑼響亮,四下里殺聲震耳,九江人馬死傷大半。”
“陳友諒丟盔卸甲,遍體鱗傷,落荒而逃,逃至九江口,前有大江,后有追兵。”
“‘看孤王死于此處’,言還未盡,一葉扁舟,悄然而至,船頭上昂首挺立。”
“是那赤膽忠心老將軍張定邊,口呼‘我主不必驚慌,糊涂人特來接駕。’”
這又是一段長達七百字的貫口。
林清風一氣兒說完了,轉頭看于謙:
“赤膽忠心糊涂人,你能比?”
于謙無奈極了,抹臉道:
“不能比,不能比。”
“我,我就是個渾人啊……”
林清風一下就又來了精神:
“渾人!你可比不了。”
于謙臉色都灰了。
只覺得今天這下是過不去了。
林清風只淡定開口:
“想當初,楚漢相爭,楚國霸王,姓項名籍字羽,目生重瞳,帳下有八千子弟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只皆因鴻門會劉邦赴宴之時,項伯、項莊拔劍舞入鴻門宴,在席前舞劍。”
“多虧大將樊噲,保走劉邦。從此斗智,張良月下訪韓信,韓信登臺拜帥。”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智取三關,九里山,十面埋伏,困住霸王。”
“霸王失機大敗,戰敗之際,前有烏江攔路,后有韓信追兵趕到。抬頭見江中來了一只打魚小舟。”
“霸王點手喚之曰:‘漁家,將孤渡過江去,有薄銀相贈。’”
林清風一邊說貫口,一邊也是掐著時間算的。
雖然存了心思要賣賣力氣。
但林清風算算已經說了第六段貫口,時間估計也有四五十分鐘了。
他也知道這到底是個比賽,指不定比完之后還要錄別的東西。
自己也不能占用太長時間。
因此在換氣之余,在桌子上輕扣了三下。
這是林清風和于謙兩個事先定下的暗號。
敲三下桌子,就是這段貫口結束以后就不再繼續,而是進行收尾了的意思。
敲完桌子,林清風也絲毫沒有分心:
“漁家言道:‘你的人高馬大槍沉,我的船只窄小,渡人難渡槍馬,渡槍馬難以渡人。’”
“霸王說:‘那有何難,先將孤家的槍馬渡過江去,然后再渡孤家不遲。’”
“漁家聞聽,順舟靠岸,槍支搭在船上,馬匹拉上舟中,一篙支開,船離江岸,約有數丈。”
“漁家言道:‘呔!項羽聽真:我等非是漁人,我乃是韓元帥帳下大將。’”
“奉將令,使計策,前來盜你槍馬,想你做大將者,無槍,無馬,無卒,孤身一人,難道你還要落到韓元帥之手?”
“霸王聞聽,頓足捶胸:‘悔當初不聽亞父范增之言,今日果有此敗,看來我乃渾人也。’”
“你說說,這霸王項羽,糊涂人,你比得了嗎?”
于謙接收了林清風的暗號,因此便順勢認錯:
“比不了比不了。”
沒等林清風繼續,于謙緊接著就開口:
“我算是知道了,他啊,費這么大功夫,為的是什么。”
林清風納罕扭頭看他:“為的什么?”
于謙便非常干脆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