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部長被郎鶴焱這模樣逗笑了:
“其實沒什么事,咱爺倆隨便聊聊。”
“你跟你師父怎么認識的啊,你覺得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郎鶴焱覺得,不聊這個還好,聊這個他更緊張。
畢竟明面上來看,他跟林清風這兩個人從前是壓根沒什么相處機會的。
什么從前認識,早有口盟。
糊弄一下青云社的人還行,糊弄國家層面的人。
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深思熟慮以后,郎鶴焱才開口:
“嗯……您可以理解成為一個相聲演員拯救失足少年的故事。”
“就是我,當網管的時候,看到了師父的演出,覺得我們可能上輩子就是師徒,然后我就去了青云社。”
“然后師父就收了我。”
這算是郎鶴焱根據現實情節編的故事。
不然很難解釋他一進青云社后臺就給林清風跪下抱著大腿喊師父。
也很難解釋明明沒見過面的兩個人突如其來的熟悉。
說自己是失足少年,其實也是如果沒有郎鶴焱的話,這個少年原本的人生軌跡。
父母雙亡,賠償金被叔嬸拿走。
不給錢還被虐待,小孩兒高考失利。
一怒之下,索性離家出走了。
這基本上就是郎鶴焱的全部故事。
也是.文化.部能夠調查到的。
他不會在這些事情上撒謊。
張部長也聽出了郎鶴焱雖然說的含糊,卻都是事實。
因此他笑了一下:
“或許人和人之間,就是有投緣這個說法吧。”
“我之前也勸過你師父收徒,他說覺得自己還年輕沒到時候。”
“倒沒想到收了你。”
郎鶴焱一聽還挺開心的。
因此便笑了一下。
張老部長把他這個笑容理解為小孩子對濡慕的師父對自己的喜愛的開心。
又問道:
“你在青云社也待了一段時間,有什么想法嗎?”
郎鶴焱明顯愣了一下。
他沒想過張部長會問他這個問題。
一時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回答。
張部長給他倒了一碗茶,淡定補充:
“你覺得青云社未來應該怎么發展?”
這個問題郎鶴焱能夠堅定地回答:
“開新劇場!分隊伍!巡回商演!”
“賺錢,然后讓更多人愛聽相聲,賺更多的錢!”
非常淳樸了。
但也是從前經歷過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
這短時間,郎鶴焱也一直在熱情地跟青云社后臺的演員們相處。
從中分析誰適合帶新隊當隊長,誰適合留在老劇場,誰又更適合去新的劇場開荒。
如果要商演,誰是主咖,誰是副咖。
郎鶴焱的手機備忘錄里,寫的密密麻麻。
張老部長一聽,便饒有興致問他:
“哦?”
“可我記得,你們青云社,人手不夠吧。”
郎鶴焱非常實誠地點點頭:
“現在后臺能夠上臺的演員一共十六對,另外師公年紀大了不提,小王周末可以來開場、九良平日里主持客串開場。”
“確實人不多,但是我們也有在招人。”
“而且曲藝班的建造工程已經到尾聲,只剩下軟裝了。”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