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的首要前提就是對方主動求助,對方不求助,絕對不能插手,即便對方求助了,幫與不幫也得看交情如何。
苗人雖是外族,卻也是大唐子民,而日本人屬于倭寇外敵,身為大唐子民,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倭寇殘殺同胞,這也是他主動站起來的原因,站起來就表示自己不害怕,等同告訴這些苗人自己有能力幫助他們,若是苗人求救,他就會出手,如果苗人始終不開口,他仍然會袖手旁觀。
苗人一方共有四人,其中兩人受傷,另外兩人立刻落于下風,片刻過后那男主人被對方一刀封喉,而此前被日本人刺中腹部的苗女也被對方補刀砍殺,剩下的那個苗女見勢不好,與女店主交換過眼神,二人分別沖向前門和后窗,試圖分頭逃跑。
但那三個日本人豈能放她們離開,疾沖揮刀,將她們逼了回來。
女店主受傷的是右臂,不得持拿兵器,幾番躲閃之后被兩個倭寇前后夾擊,揮刀砍死,而僅存的一人亦被對手踹中前胸,吐血倒飛。
苗女落地,砸碎了大頭先前踢翻的桌子,再度咳出一口鮮血。
大頭見狀下意識的想要前沖施救,但仰視長生,見他面無表情,只能生生忍住。
兩個倭寇開始分頭搜找苗人尸身,想要尋找解藥,而另外一人則持刀走向吐血的苗女。
眼見敵人持刀走近,苗女本能后退,回頭之時看向二人,求生本能促使她眼神之中流露出了求助神情。
不用開口求助,眼神求助也可以,長生隨即拔刀出鞘,邁步向前。
對方冷視長生,長生也冷視對方,徑直走到對方面前,在對手揚臂舉刀的瞬間,龍威后發先至,直接將對方的腦袋砍了下來。
長生并不喜歡用兵器,因為他不喜歡見血,而梟首之時會有大量鮮血噴濺而出,但他得讓苗女知道自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對手殺掉,先前之所以不出手,只是因為他們沒求助。
眼見同伙被殺,另外兩人也回過神來,對視一眼之后持刀逼近。
發現長生沖二人走去,大頭并沒有疾沖搶先,身為下屬,一定得知道什么時候該往上沖,什么時候該往后站。
如果沒有救下這個苗女,長生一定會留下活口進行審問,御史臺是什么地方,日本人再怎么嘴硬,他也有辦法撬開他們的嘴,但眼下這個苗女還活著,為了確保沒有后患,他就無法審問日本人,只能將二人全部殺掉,這就是救人的代價。
只要幫助他人,自己一定會蒙受損失,或大或小。
別說這兩個日本人中了毒,就算他們沒中毒,也不是長生的對手,同樣是快,也有白駒過隙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分,皆是梟首,皆是一刀。
為了不泄露自己的身份,出刀之時還不能砍斷對方的倭刀,這也是救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