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得大殿,長生隨口問道,“敢問道長道號上下”
“先師賜號太平。”老道和聲回答。
長生點了點頭,他是上清道人,自然熟悉上清輩分,復字輩之后就應該是太字輩,而太字輩比他的三字輩足足高出了二十幾輩,由此可以得出太平道人早在五百多年前就已經拜入上清了。
太平道人住在東廂,東廂的北面兩間是通間,既是太平道人的住處也是他練氣之處,由于是修道之人,里面陳設并不多,不過長生曾經去過太平客棧許多次,好東西見了不少,也算有些見識,隨意一瞥便發現太平道人房中的陳設皆是珍稀古物,價值不菲。
老嫗隨后送來了茶水,長生與太平道長對坐說話,自報家門,只道自己乃龍虎山三字輩道人,而今乃大洞修為,至于授箓品階則不曾提及。
說到修為是為了避免被太平道人小覷,不說箓品則是不愿盛氣凌人。
長生并未直涉正題,而是與太平道人閑話家常,雖然上清宗可以收授異類弟子,但近些年這種情況已經很少見了,作為數百年前就拜入上清的異類道人,太平道人親眼見證了數百年的風云變幻,見多自然識廣,可謂通古博今,甚是淵博。
二人說話之際,大頭帶著茶葉和禮物回來了,將禮物放下之后大頭并未應邀留在東廂喝茶,而是出去與六子說話。
同為道人,對于教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太平道人崇尚大道自然,清靜無為,簡單說來就是順應天意,順勢而為,清心寡欲,獨善其身。
長生雖然身在朝堂,做的是輔弼君主,濟世救民之事,卻并不認為太平道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妥,因為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太平道人是個異類,身為異類,自然不會過分關注人世間的事情,異類修行往往以得道飛升,永生不死為目的。
太平道人的本體是只巨黿,說他是王八也沒錯,因為黿本來就是王八的一種,雖然活了上千年,其靈氣修為也只有深藍大洞,之所以如此緩慢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異類七竅不全,練氣速度自然大受影響。二是異類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經受天劫,哪怕拜入道門也逃不過天劫,眾所周知王八是比較抗揍的,其他異類渡劫失敗就會灰飛煙滅,太平道人渡劫失敗也能保住性命,但他卻保不住靈氣修為,好不容易練到深藍大洞,沖擊紫氣失敗就會瞬間回歸as,然后就得從頭練起。
長生雖然表達了同情,卻沒有急于表態幫忙,因為他還要進一步觀察太平道人品性如何。
事實證明太平道人的確做到了與人為善,并不吝嗇分享自己的長壽之道,在他看來,生命在靜不在動,越是平和安靜,活的年頭越長。
對于這一說法,長生并不認可,因為人和王八不同,王八若是到處亂躥肯定短命,但人若是趴著一動不動,氣血淤堵,自然活不長。
不過對于太平道人的第二個說法他倒是贊同的,在太平道人看來生死皆有氣數,世間后代越少的活物,其壽命往往越長,反之亦然,后代越多,壽命越短。
正因為發現了這一點,太平道人這么多年一直清心寡欲,守陽固本。
經過攀談,長生發現太平道人人品還是不錯的,于是便不再藏掖,開始涉入正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