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機發生在青山投資機構出現的時刻。
專攻中小型企業投資項目的泰山國際投資公司向美唐集團投資20億元,條件是只要美唐集團在青山投資后一年內完成上市,則青山所投的20億元可轉債利率為0,并獲得美唐股票發售價20%的轉股折扣。
雙方約定,從366天以上開始推,如果美唐集團上市日期拖得越久,青山投資可轉債轉股時的折扣比例就越大,直到——如果美唐集團距離青山投資日超過1095天以上才上市,青山投資的受讓價將為發售價的46%。
陶寧的談判經驗豐富,再加上雙方利益所求一致,為此這次的談判相當輕松,只花了三天時間,還不用熬夜加班。
由于金融危機,把發行股票的故事講好的難度遠遠超過以往。
陶寧繼續感慨道:“資本市場行情好的時候見投資者,少說一句多說一句無所謂。但那時完全不一樣,市場行情越不好投資者越挑剔。大家都沒有退路,萬一……對投行、對企業來講都是巨大的傷害。”
對美唐集團來說,“工業特種鋼型材的領頭羊”是當仁不讓的概念,接著由專業人員花時間找行業數據,然后開始編講故事。
在國內交通運輸這一塊,大多數鋼型材產品依賴進口,保守的預測,大概七八成是進口,而美唐集團的產品替代的是國產貨20%多里面的一半,也就是說他們的市場占有百分之十幾,這意味著他們增長空間很大。
相對于進口的產品,美唐集團的產品價格是人家的五折、六折,充滿著價格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在國內專做工業鋼型材,又做的這么大規模的企業僅此美唐一家;另外,國家提倡多用國內產品,提高國有化率。所以客戶都在往這方向走,而且國內真正能提供較高難度、高技術的產品又只有美唐一家。
青山投資的果斷投資,讓這個故事更加有說服力。
為了感謝青山投資,唐增龍后來組建經濟組織時,定名為青山會。
后來,這個故事便在美唐集團上市團隊、投行成員的口中被敘述了無數遍。配合盈利數字,美唐集團從建筑型材向工業型材的轉型也成為企業富有遠見的力證,全球同業僅有的一臺125MN大型油壓擠壓機也被一再提及。而受益于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行業領頭羊、研發能力、專業團隊等概念不失時機地成為故事的點綴。
當然,講故事是件苦差事。
美唐集團路演團隊在好幾個國家分別呆了好幾天,每天上下午各三場投資者見面會,早午晚還有餐會,從早上開始,一小時一個故事、一小時一次會。
說起這個事,唐增龍喝了一口咖啡說道:“我們一直不停地說,投資者吃飽了,我們也餓飽了。”停了停,他感慨道:”上市路演這事真不是人干的。”
投資者是逐利的,錢包真的被這樣的故事“說”開了。
雖然期間關口重重,但長達4年的美唐集團上市之旅終于走到盡頭。
再說在危機時代,萬馬齊喑。沉寂已久的資本市場,太需要一個振奮人心的人物和故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