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求求你了。
天天看這種書,怎么可能不會瘦。
瘦都還算好的了,畢竟瘦了可以養胖,萬一要是看得禿頂了可怎么辦喲,他年紀輕輕的。
沈瑜走神的時候,思維一片混亂。
根本就不想去想任何文學問題,反而開始思考起了人生的意義,以及以前他完全不會去想的一些事兒。
這個世界難道所有人都會使用多種技巧來寫文章嗎?
難道這些文人沒有遇到情緒十分激動,以至于成文的時候不想用技巧,只想直敘胸臆的時候嗎?
不可能吧。
沈瑜難以想象,某個文人在看到自己家被火燒了的時候,還能冷靜下來寫出一篇不帶個人主觀情緒,純粹使用各種技巧來描述自家房子沒了的文章。
除非是機器人,人都有三情六欲,怎么可能筆下不會體現出來一點啊?
沈瑜又問了陳尋院長一下。
這次陳尋院長倒是沒有又把沈瑜給鴿了,而是直接回答道:“你剛剛說的這種情形,我們可能會寫白文。”
“白文?”
沈瑜之前在看書的時候也有看見過這個詞匯,但是他直接理解成了小白文,歸納成了具有負面含意,于是一路順暢地看了下去也就沒停下來察覺有什么不妥。
“白文就是指單純敘述某件事實的文體,一般我們都不把它納入文學范疇。它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比如每天的新聞、街邊的廣告、日常的日記,不具備有文學美,也不會有治療等級。”
沈瑜有點理解了,這不就是公文嗎?
連新聞稿都算不上的公文,一點點感**彩都不允許有。
陳尋院長:“說起來你之前的文章,我們本來也是想過歸納成特殊的白文的,但是你的文章里頭畢竟還是有不少的技巧,于是怎么看還是算不成體統的文學篇章。”
停頓了一下,陳尋院長突然記起之前沈瑜交過來的第三版稿件。
那一版稿件靈氣四溢,里頭偏偏沒有用任何技巧……
既然沒有任何技巧,那當時他們為什么篤定這是文學篇章而不是白文呢?
白文不具備治療等級,文學篇章才有。
沈瑜的文章像是將兩者強行結合的文體……是不是就是這樣?
所以沈瑜的文章治療等級才不穩定?
陳尋院長的瞳仁顫動起來,似乎看破了某種迷障,對于某種事物的認知有了全新的看法。
強忍著心中的急迫感,跟沈瑜道了再見,陳尋院長匆匆忙忙的去找相關人士開始新一輪討論。
徒留沈瑜一頭霧水。
從古至今,不少文體都是萌生于下層人民,然后再逐漸推廣到上層貴族文學當中。
最為有名的就是詞,剛開始它還被稱為是詩余,市井煙花之地傳唱的不入流的小玩意兒而已。
轉頭過去多年,很快就在宋時達到了巔峰,哪個文人不會寫詞,簡直要被人笑掉大牙。
如今這個世界文壇重技巧已經到了一種過分的地步,物極必反,情感的重要性必定會在未來慢慢體現出來。
現在想來,會不會這種萌芽將從文壇根本不接納的白文當中萌生?
畢竟主流文學鐵板一塊,白文倒是比較方便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