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都有那么幾天,是所有雜志社集中發刊的日子。
作為半月刊的逍遙院院報,發刊的頻率十分勤快。
再加上沈瑜的這篇稿子早就已經過了審核,基本上是投過來就已經安排上了。
所以很快,沈瑜的履歷上又添了一筆曾在逍遙院院報上發稿。
而此時,社會上關于沈瑜上一篇《逐夢》的討論還沒有結束,國家養心院那邊也還沒有公布《逐夢》治療等級是否有,或者說有又有多少。
可以說,逍遙院突然之間再發一篇沈瑜的文章,是給眾人帶來了個大驚喜。
有的人驚,有的人喜的那種。
但是不管是驚是喜,大家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惑。
沈瑜……他文章也寫的太快了吧?
這怎么做到的,打字機成了精?
不同于抒情文有時候一氣呵成會更加真實更加動人,注重法度的文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的醞釀和修改,才能夠出佳作,很多作家終其一生就只為寫出一本巨著。
巨著的意思并不在于它的篇幅有多長,而是在于它的文學價值有多深厚,地位有多高。
像以前沈瑜的世界就有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非常巧合的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可確考的流傳下來的作品也只有這一篇。
大家幾乎默認了一篇宏偉的巨著,必須要長時間的灌溉與等待才能夠開花結果。
沈瑜的文章當然算不上鴻篇巨著,所以大家也沒拿以年計的時間要求來衡量。
但是不用年來做單位,總得用月來做單位吧?
用天數來做單位,這是在嚇唬誰呢!
麻煩尊重一下社會平均效率謝謝。
不僅作品如此,沈瑜這家伙也特別的神秘。
任何官方的公開賬號都沒有,好不容易有人去人肉了一下吧,人肉出來的一些資料顯示他是個高中生,各種乖巧低調,還是個政府救濟兒。
簡直假得出奇。
搞個普通高中生就已經夠清清白白的了,偏偏還多此一舉搞個無父無母政府救濟兒。
想要把他背后所有關系都撇清的意圖不要太明顯,甚至有點兒欲蓋彌彰了。
有腦洞大的開始猜測,會不會是這個“沈瑜”根本不是一個真正存在的人?
他只是某股勢力推到臺面上的一個身份,實際上他并不真實存在,這個名字背后也可能有好幾個寫手在為之服務。
這樣就可以同時解釋為什么他這么的神秘,而且發稿速度這么快。
至于目的……
文博上某靈異博主發了一篇投稿,詢問“十方”組織背后的故事。
博主發文的時候其實沒有任何的針對性,只不過是日常的把私信當中的投稿放出來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