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用心術謀算別人的人,總有一天也會被別人用心術謀算。
就算被他謀算的人不用心術,可多行不義必自斃。
他也會因為一些不可思議的事件,反噬到他自身。
周坤牧這回是徹底的涼了,不過法律會聽從民意,但也不會完全服從民意。
周坤牧干的這事兒,雖然是觸犯了法律,但是由于他打了很多法律的擦邊球,所以也算不上過分重的罪。
不過在星獄里面待一段時間,那也是有必要的。
可是比起他往后前程盡毀,在星獄里面待一段時間又算得上什么呢?
在星獄里面待著,他好歹有個去處。
可他等出了星獄以后,名聲已經臭了的他,這天下之大,他又該何去何從?
周坤牧這時候才終于感覺到了后悔。
不僅僅是后悔一手策劃了學潮事件,更是后悔他剛開始為什么要針對沈瑜。
雖然他以前也針對過很多前途無限的年輕人,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年輕人這么的有毒。
這小年輕干的事情,那是年輕人能夠干得出來的事兒嗎?
樁樁件件的,周坤牧這他嗎根本就不是捏到了軟柿子,他是懟到了一塊鋼板。
不過那時候這件事情已經和沈瑜完全沒關系了。
沈瑜那時候的地位,已經讓他完全不必在意這種細節。
而現在,沈瑜也根本不知道這些事。
他開始認認真真地,協同國家養心院的教授、學者、醫士們,開始研究自己寫的治療文,為何能夠徹底的治愈情緒病。
他自然猜得到,這和他在文章當中運用到情理交融的手法,讓文章擁有了情感內核的原因有關。
當然,或許和他專門根據病人的特點,定制出專門的治療文,也脫不開關系。
但是這些緣由他知道,卻不能夠直接說。
只能夠在之后的研究方向當中給予一些指點。
甚至他這些指點都不能夠說多了,只能夠旁敲側擊引導別人自己想出來,好讓自己完全隱藏在幕后。
低調行事,最是保險。
他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成功的,養心院的人只覺得和沈瑜合作以后,他們的研究進程快了很多。
于是覺得,把沈瑜找過來是一件非常正確的決策。
但是完全沒有一個人會往沈瑜這個高中生,在主導他們這次研究的方向的方面去想。
這也正是沈瑜所要的結果。
內部的研究如火如荼,外面的議論也是沸沸揚揚。
就在這個關節點,蘊華社那邊的審稿,也開始審到了沈瑜的稿子。
于是蘊華社的編輯們驚奇的發現,好多年都沒有動用過的問題稿郵箱,居然在這一天亮起了小紅點。
“這也真是奇了怪了,我們這兒居然也有審不清楚的稿子。老周你還記得上一次出現這種稿子,是什么時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