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當中,前期的投稿標準設立和后期的獎項頒發,就將真正的情法交融的概念在大家心中確立了起來。
而且比賽這種形式,本來就比較容易提高大家的參與度。
如果獎項設立的足夠讓人動心的話,那么獎項的吸引力就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大家都是有好勝心的,尤其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們之間可是互相都不服誰。
有這么個比賽,只要宣傳得當,那么肯定自行過來參與的文人不會少。
這些過來參與的都不是簡單的文人啊,在沈瑜眼里,這就是以后文脈的奠基先行者。
“我簡直就是個天才!”
沈瑜三下五除二,就將筆記本上自個兒先前寫下的那幾個關鍵詞給串聯了起來,寫好了接下來要做的計劃。
參與者這邊不擔心,人數的話到時候宣傳宣傳就夠了,質量的話……
之前余韻派bot也發過好些篇,沈瑜覺得這個世界作者創作的幾篇比較有情法交融感覺的文章。
這些作者沈瑜都有親自跟他們聯系過,不少跟他相談甚歡,隔著網絡已經成了不見面的好友。
有這些先前已經成功創作出技巧和情感兼具的文章的文人在,至少一部分文章的質量已經可以得到保證。
活動的組織者就有點讓人犯難了。
沈瑜如果自己親力親為的話,的確可以把這個活動辦得更好。
但是關鍵是他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這三個月假期時間,他要做的事情已經排得滿滿當當。
如果往后推,推到他大學生活的話,顯然就更加不現實。
委托別人來創辦這次活動勢在必行,只是委托誰又成了個大問題。
他這么個活動顯然不可能只辦一期,開門紅肯定要做好。
不是他信得過的,他是真的不放心把這個任務交過去。
可是同樣的,他這么個活動,也很容易辦成個燙手山芋。
畢竟他要確定的這個概念,可是個前所未有的新概念,到時候那些文人可不會服氣自己的想法被推翻,沈瑜要是拿不出點真本事來,還真鎮不住這么個概念。
連帶著活動的組織人也要被罵,說不定又要怪他們收了黑錢,或者說他們制定的標準有問題。
“我們這種天才為什么要管這些人間疾苦啊……”沈瑜只覺得好點子很容易想出,可真的要落實下來的時候,才發現事并不那么簡單。
可是不管事情有多么難,都是要邁出第一步的。
沈瑜硬著頭皮開始思考自己接觸過的文學組織里頭,有哪些有這個能力承辦這次活動,而自己又信得過去。
青云社、逍遙院院報、蘊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