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鏡頭非常自然,被戴承弼用了幾秒時間,著重捕捉下來。
這些小細節,讓陳凜不經感慨“戴承弼對于人物的刻畫,愈發細致了”
夏郁的演技,更是讓陳凜不自覺就被吸引,太自然了,仿佛她曾親身經歷過這一切
他在這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已經找不到關于夏郁的一絲絲痕跡了。
眼前電影屏幕里的女人,只有一個名字張玉琴
一個普普通通的“在職,家庭婦女”。
如果沒有發生意外,這種平凡的家庭在華夏千千萬萬
但如果是這樣,那這部影片,極有可能就會演變成一部“俗文藝片”。
只“藝術”終究是藝術,而影視藝術的要點,便是沖突、矛盾
按著陳凜對戴承弼的了解,這條故事線,應該還要墨跡一會兒
要將那些“最后的、最平穩的生活”講完了,才能爆發沖突
但突然間。
一個電話的響起,
不只是打破了張玉琴的生活,更打破了陳凜對戴承弼電影下故事節奏的固有印象
張玉琴皺了下眉,借魚攤老板的水桶洗了下手,手機跟頭發可沒得比,她還往腿上蹭了蹭水漬,才從布包里拿出手機,一個舊版諾基亞3310,上面顯示“劉長棟”。
張玉琴原本皺著的眉頭,頓時消了,眼角眉梢還帶了一抹喜悅。
雖然聲音很生硬,但說出來的話,卻很柔軟,“買魚呢,今晚給你給斌斌煲個魚湯,補一補”
將一個與丈夫褪去激情,卻仍然渴望著得到丈夫關愛,哪怕是“不耐煩”的催促,都能夠當成是,丈夫關心的,一個不知道是可憐,還是可悲的女性形象演繹的淋漓盡致
“玉琴斌斌他是不是去找你了”
“沒有啊”張玉琴皺眉。
她問,“斌斌不在車里”
聽到丈夫這么說,張玉琴還張望了一下四周,平時她總能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斌斌,但一晃眼過去,沒見到,這讓她沒來由地,有點莫名慌張。
但下一秒,電話對面傳來的聲音,讓張玉琴情緒險些失控。
“斌斌可能丟了”
直到此時,片頭曲才突兀再現,緊跟著的,是這部電影的名字。
販罪;
criofeddg
中文占據了三分一的屏幕,英文在底下,框下電影的畫面之中。
也是直到這里,用了幾分鐘的鋪墊,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平鋪直敘出來了
陳凜還在驚異戴承弼的快刀斬亂麻,電影劇情卻已經發轉變。
“你是不是有病跟我開這種玩笑”
一個表情、語氣的轉變,看似沒什么大不了。
但效應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