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對統治者,特別是君王來說,這簡直是胡說八道,一派胡言!
五德終始,等于是說,漢之德遲早將衰,而漢之政遲早要亡。
而且,會亡的很快。
只要有新王順應天意,振臂一呼,這劉氏社稷,頃刻就要轟然倒塌。
漢家帝陵將淪為如周天子陵一樣,孤零零的矗立在地平線上,任由盜墓賊玷污、褻瀆、竊取、破壞的寶庫。
這是劉氏天子的噩夢!
但偏偏,一直以來沒有可靠的理論和學說來抗衡。
甚至,劉氏天子在輿論界和學術界里,一直是反面角色。
鄉野之間的儒家學者里,不知道隱藏了多少緩則。
特別是齊魯吳楚的儒生,簡直恨不得新王馬上出世,干翻長安,再建社稷。
面對這些緩則,長安朝堂實際可以用的手段,其實不多。
因為那些文人狡猾的很,只是暗搓搓的散布相關言論,或者借古諷今,拿著項羽、秦始皇的幌子,諷刺著當政君王和大臣。
更要命的是,這些言論與輿論,甚至連劉氏的宗室甚至諸侯王、太子、太孫都被影響過。
而且,還有很多鐵憨憨真的信了……
這對于這位習慣了控制和掌握的君王而言,真的是比吃了翔還要難受!
如今,終于被他找到了破局之路。
一條建立起劉氏漢家萬世一系的道路的理論!
提著手中的高帝斬白蛇劍,天子猛然瞪眼,提高了聲調,道:“此等言論,在朕看來,簡直迂腐至今!”
“三代之治,固然興盛,然而何及五帝之政?”
“治政之道,更不是獨獨三代……”
“且,三代不同法,五帝不相復禮,盡以前人之道,則后世不能救也!”
“若依循前人之道,可以興復,則堯何必命舜曰:四海窮困,天祿永終?”
“況吾漢家堯后,本當推行堯帝之政,興盛先王之道,以教化四海元元,澤及鳥獸,潤及山川!”
聽著天子這一連串的疑問句。
朝臣們便是傻子,也都知道該表態了。
于是,丞相劉屈氂,便率著群臣上前頓首拜道:“陛下教誨,字字珠璣,臣等誠惶誠恐,謹受教,伏唯陛下能決陰陽,唯陛下能作威作福!”
而馬屁精們,則立刻就位。
太仆上官桀首先出列,頓首拜道:“臣太仆桀,昧死頓首再拜皇帝陛下:臣聞陛下教誨,如夢初醒,陛下圣言可謂切中要害,鞭辟入里,漢家堯后,陛下受天命而臨于天下萬國君王之上,主宰四海元元,臣竊以為,民間愚民,鄉間愚婦所謂:夏忠、殷敬、周文往返循環之說,不足以用之于漢家,更不足以用之于當世……”
“此等愚昧腐朽之論,實在不值一駁,臣竊以為,陛下之圣論,宜當著之于竹帛,告于天下,使天下皆知……”
桑弘羊急速跟進,拜道:“太仆所言,臣附議,臣竊以為,陛下圣論,宜如太仆所議,明告天下,咸使黎庶皆知……”
于是,守少府公孫遺、光祿勛韓說、太常卿戴仁以及尚書令張安世、奉車都尉霍光、駙馬都尉金日磾等紛紛跟進。
太孫劉進和張越也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