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商隊的旗號,每一家都是那么的響亮!
袁氏、楊氏、張氏、田氏、鄭氏,每一個都是大名鼎鼎的巨賈家族。
除了這些大賈,關中列侯勛貴們的白手套們,也是浩浩蕩蕩,源源不斷的從馳道上趕來。
其他地方知名的大賈,亦是為數不少!
而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新豐工坊署的作坊主。
他們抵達鴻門縣城后,旋即就進入了那個為漢軍保護的贖身奴婢的臨時居住處。
然后,無數人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家伙,笑嘻嘻的從那里,將一批批的奴婢帶出來。
然后,讓這些人穿上嶄新的工裝,又發給他們一袋糧食,一小袋鹽與油,接著在新豐縣丞陳萬年、新豐工商署令吏桑鈞、鴻門縣令龔遂,縣尉解延年的見證下,這些商賈與那些贖身奴婢,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契約。
契約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是鴻門縣與被贖身奴婢之間簽訂。
內容也很簡單,就是這些人承認,自己欠下了鴻門縣贖身費用若干,并承諾愿意服從鴻門管理,聽從縣衙吩咐,以償還欠下的債務、利息。
然后,鴻門縣與新豐縣之間簽訂契約,內容同樣簡單——兩縣表示,愿意在共同‘建小康、興太平’的道路上合作,并為此展開人員、官員的交流。
然后,鴻門縣表示為了幫助新豐工坊園發展,愿意向新豐工坊園輸送務工人員若干。
新豐方面表示,歡迎鴻門兄弟加入太孫殿下的大家庭,并愿給鴻門父老來新豐務工創造有利條件。
然后,新豐縣衙方面,就和趕來的作坊主們簽訂合約。
將鴻門被贖身的奴婢們,派遣至各作坊從事作坊手工生產。
而作坊主們承諾,按月給付薪酬,并承擔派遣至工坊的工人的生活費用、起居住宿。
并且,他們愿意立刻支付這些人的贖身費用!
沒辦法!
現在新豐的工坊產業,蒸蒸日上,產品行銷整個關中,并輻射至河洛、齊楚、燕趙。
每天訂單接到手軟,他們唯一頭疼的只有一個問題——沒有人手!
他們實在是太缺人手了!
哪怕是把少府的匈奴戰俘都買光,他們還是缺人!
缺乏勞動力,導致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五銖錢從眼前溜走!
這簡直不能忍!
于是,在聽說了鴻門這里有好幾千的富余勞動力后,誰還坐得住?
馬上就提起家里的五銖錢,帶著人跑過來了。
于是,鴻門的地主豪強,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新豐來的作坊主們,三下五除二,將他們過去的奴婢、寄客、逆旅,統統帶走。
便是孩子,他們也不放過。
女人,尤其是會紡織的女人,更是引發了爭搶!
當,作坊主們在軍隊和自己的護衛保護下,帶著數千鴻門人離開。
鴻門的地主豪強們瞬間坐蠟了。
因為他們差不多已經將自己家里的奴婢,連帶著好不容易隱匿下來的寄客、逆旅都賣錢了。
現在,這些人興高采烈的跟著新豐的作坊主們去新豐作坊里去了。
而他們的土地,卻依然需要人耕作、打理。
于是,他們瞬間陷入了一個困境之中——空有大片土地,卻沒有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