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發難之下,屠耆相信,須卜氏族會做出明智選擇的。
須卜氏族若臣服,則他的威勢將大增,就可以進一步逼迫蘭氏、呼衍氏、孿鞮氏旁支站邊。
然后,就可以進軍匈河,討伐那些反對他的家伙。
理想情況下,只需要兩三個月便可以完成對整個余吾水、匈河流域的統一。
然后就可以掉頭去和屠奢薩滿、母閼氏以及右賢王奢離等人抱團的勢力決戰。
最終,再挾此威勢,逼迫西域的先賢憚低頭。
匈奴帝國于是就可以在他手里,重新一統!
不過,屠耆心里卻依然有著些疙瘩,有著提防與戒備。
如今,漠北匈奴諸部,已分為五個陣營各自對立又聯合。
他是一個,姑衍山龍城的屠奢薩滿與母閼氏算一個,那位在姑衍山以南,曾被漢朝的那個魔神所俘虜的右賢王奢離勉強也能算一個,除此之外四大氏族加在一起,也可以算作一方,最后則是由丁零王衛律領銜和率領的以丁零、堅昆、右校以及部分受其控制的王庭騎兵、孿鞮氏部眾算是一方。
而那位丁零王,在去年的亂局一開始,就宣布了中立。
他向各方派出代表,宣布‘我們永遠忠于單于’。
至于誰是單于?
自然是各方協商(打一架)做決定。
一直以來,他們似乎也是這么做的。
這些家伙率部進入燕然山、闐顏山、姑衍山之間的河谷,不干預也不參與各方紛爭。
對屠耆派去的使者也是以禮相待,既不親近也不疏遠。
私底下更是一副憂國憂民,大義凜然的模樣,說什么‘先單于及且鞮侯單于、句犁湖單于等,皆以團結各部為己任,我等深受先單于之恩,不敢違背,不愿同室操戈’。
言下之意自然已經明顯——誰是勝利者,他們就臣服于誰。
因為這個態度,他們吸引了一大批害怕被戰爭波及的中小部族靠攏,更獲得孿鞮氏、四大氏族內部的許多人的支持。
哪怕是屠耆身邊,也有人覺得他們做得對,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匈奴人該有的風范!
但屠耆卻一直有著深深的憂慮,總覺得衛律躲在什么地方,在策劃著什么事情?
但,苦于沒有證據,又忌憚衛律的實力,而不敢輕易撕破臉。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屠耆在心里祈禱著:“但愿,那位丁零王和他自己說的一樣,是我匈奴的忠臣吧!”
若是如此,那么他戰勝之后,匈奴的元氣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那位丁零王現在控制的兵馬,就與他相當了。
其控制著堅昆、丁零、右校三個萬騎以及大約八千到一萬左右的王庭精銳,除此之外,還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部族依附,其總人口幾乎達到了十四萬,有牲畜百萬之巨。
若其懷著異心,后果不敢想象!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屠耆與他的對頭們,才能在過去的那個冬天維系虛假和平。
好在,現在暴漲的河水,同樣切斷了衛律西進的通道。
讓屠耆可以放開手腳,專心致志,對付威脅他在余吾水河谷統治的異己。
…………………………………………
屠耆的兵馬一動,整個余吾水流域,瞬間沸騰。
“弒殺單于之人,也配叫我——偉大的蒼狼后裔屈服?”須卜氏族的族長須卜當糜早已經得到了呼衍氏、蘭氏以及數位孿鞮氏宗種的承諾,面對屠耆使者的威脅,自是硬的起脖子來:“割掉他的耳朵與鼻子,將他趕出去,讓他回去告訴屠耆——蒼狼之子絕不會屈服,他要戰那就戰!”
于是,匈奴內戰,隨即爆發。
聞知使者遭遇,怒不可遏的屠耆,當即率領自己的騎兵出趙信城,氣勢洶洶的撲向須卜氏族的牧場。
雙方騎兵在余吾水河谷的開闊地帶立刻展開了廝殺。
蘭氏、呼衍氏的騎兵,也隨即增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