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這些人的供述之中,張越得知了,他們造反前就已經知道造反必死!
因為他們不可能是漢軍的對手!
他們造反,最多只能發泄、破壞,并葬送自己的性命。
除此之外,什么收獲都沒有。
然而,他們依然義無反顧,甚至那位名叫塌科的首領,還率部戰至最后,為漢軍鐵騎踐踏而死。
這種明知必死,卻義無反顧的行為。
讓張越震怖不已!
“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張越呢喃著這三國亂世之中的名言:“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
他很清楚,這種事情,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
尤其是居延當前特殊的經濟正治環境下,大量胡人奴婢的引入,必然導致反抗將不斷存在,并一直延續。
正如后世所言——哪里有壓迫,哪里便有反抗!
這是不分人種、民族、國家的通性!
縱然是向來被認為溫順的三哥,后世不也有游擊隊在抗爭?
所以,現在擺在張越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一,加強監管,強化鎮壓,甚至給奴婢上枷鎖、腳銬,將之當成消耗品,以快速消耗他們的生命、健康,讓他們在居延活不過半年就勞累而死。
這樣,這些奴婢就沒有力氣反抗,也不可能有反抗的組織出現。
只是……
如此作為,且不說輿論反應和青史之上的評價。
便是良心上也很難過去!
畢竟,這樣的行徑,幾乎等于反人類。
是比夷狄還夷狄的野蠻政策,諸夏君子那里能用?
且夫,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今天居延可以用這種反人類的政策來對付夷狄奴婢,明日子孫后代,未必不能將這些東西用在諸夏苗裔自己身上。
須知,帝國主義者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內殘外暴。
在資本家、地主、奴隸主面前,所有人都一律平等。
作為正治家,張越知道,凡事都應該有底線。
這底線不止是對外人的,也是對自己人的。
所以……
“只能給出路了……”張越嘆息了一聲。
沒辦法,想要長治久安,便不能一味的高壓統治。
正如他所知的那般,一手詩書,一手大棒,才是真理。
當然了,妥協歸妥協。
原則和底線,還是要把握好。
任何社會都有秩序,任何人都不能破壞秩序。
特別是這些人,只是漢家買回來的奴婢。
給出路,是諸夏仁義,給了出路還不聽話,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