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
柳素月和尉遲蔚風抵達了地球來度蜜月,鳳朝修三個人說死也要保護柳素月,所以硬是跟隨到了地球上。
第一站還是游覽太陽神島。
太陽神島風景美麗,具有熱帶和亞熱帶的風情,各種植物叢生,是一個旅游的好去處,不過,由于太陽神島居住的都是太陽神的子民,不與外界溝通,所以只能由他們自己來旅游了。
柳素月不明白什么是四季帶,便開始查了資料。
四季帶就是五帶,五帶的劃分,直接來說,是根據南北緯的兩條經線,也就是23°26′和66°34′。熱帶是南緯23°26′到赤道再到北緯23°26′。北溫帶是北緯23°26′到北緯66°34′。南溫帶是南緯23°26′到南緯66°34′。北寒帶是北緯66°34′到北緯90°。南寒帶是南緯66°34′到南緯90°。
根據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將地球表面有共同特點的地區,按緯度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即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
熱帶,處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地處赤道兩側,位于南北緯23°26′之間,占全球總面積39.8%。亞熱帶又稱為副熱帶,一般位于溫帶靠近熱帶的地區(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
熱帶的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只有相對熱季和涼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全年溫度大于16攝氏度。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
熱帶氣候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氣候包括副熱帶季風氣候、副熱帶夏干氣候(地中海型氣候)、副熱帶濕潤氣候、副熱帶干旱半干旱氣候。
熱帶,處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地處赤道兩側,位于南北緯23°26′之間,占全球總面積39.8%。熱帶的英文名稱為Tropics。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大,在兩回歸線之間的廣大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現象,回歸線上,一年內有一次太陽直射,而且,這里正午太陽高度終年較高,變化幅度不大,因此,這一地帶終年能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氣候炎熱,稱為熱帶。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從赤道到南北回歸線,晝夜長短變化的幅度逐漸增大。在回歸線上,最長和最短的白晝相差2小時50分。由此可見,在熱帶范圍內,天文現象的緯度差異是極小的。熱帶的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只有相對熱季和涼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全年溫度大于16攝氏度。
亞熱帶,又稱為副熱帶,是地球上的一種氣候地帶。一般亞熱帶位于溫帶靠近熱帶的地區(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最冷月均溫在0攝氏度以上。
查到了太陽島被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環繞。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且各月均勻,熱帶季風氣候以亞洲南部、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顯著。這種氣候終年高溫,一年中也可以分為旱雨兩季,風向隨季節而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
那么,既然來到了這里,這些植物又是什么呢?
熱帶季風氣候所對應的植被叫做熱帶季雨林帶,植被類型主要有丘陵低山季風常綠闊葉林、中山山地季風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等。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亞熱帶濕潤地區典型的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主要分布在東亞,特別是在中國分布最廣,北起秦嶺山地,南到北回歸線附近及北熱帶地區的山地,西達云貴高原和西藏南部山地,東達臺灣中部山地;日本的西南部和朝鮮半島的南端也有小片分布。
亞熱帶是熱帶和溫帶之間的過渡帶,由于所在位置的差異,在熱量、降水量以及水熱關系等方面,都有顯著不同。據此,可分為大陸東側的濕潤亞熱帶森林氣候、大陸西側的地中海氣候和內陸的亞熱帶荒漠氣候。在這些氣候條件下,相應地發育著常綠闊葉林(照葉林)、常綠硬葉林和荒漠。
常綠闊葉林是亞熱帶溫暖濕潤地區的常綠雙子葉植物構成的闊葉樹森林,主要是由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等樹種組成,種類相當豐富。喬木的葉子具有樟科植物葉子所特有的特征,葉片以小型葉為主,中型葉次之,橢圓形,單葉(占80%以上),革質葉占多數,表面光澤,被蠟層,且常與光線照射方向垂直,故亦稱照葉林。
竹林是由竹類值物組成的單優勢種群落。它由某些喬木狀的竹類組成,或由某些矮小灌叢狀的竹類組成矮竹林。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野生的竹子常常與闊葉樹種混生,形成混交林,或散生于林下,構成森林的下木。
竹類植物具有獨特的生活型。它有地下莖和地上莖之分。地下莖有越冬芽,相當于一般樹木的樹干。地上莖(即竹桿)相當于一般樹木的分枝。一片竹林的許多竹桿并不都是獨立的植株,其中不少是同一植株的“分枝”,共同著生在相互聯系的地下莖上。因此它和一般的森林和灌叢不同,而劃為獨立的一個植被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