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到搖擺的紫菜,搖擺的海帶,長相透明的石花菜,還有許多烏賊從身邊游過……柳素月不禁對這些生物產生了興趣,連忙進行了搜索資料。
生活在水深超過1000米處的海洋生物。包括微生物、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等。通常認為隨著水深的增加,水生動物的數量會急劇減少,實踐證明這種規律在許多海區是存在的,但并非絕對化,相反在世界海洋的深海區有形成魚類高度集群的生物基礎。并且在深海的熱液噴口處有以化能自養細菌為初級生產者的生物群落存在,其中大部分是特有種。
深海生物按其生活方式可分為浮游、游泳和底棲三大類。浮游生物,由細菌、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甲殼動物、毛顎動物等的一些種類組成,種類和生物數量均較少。生物數量通常隨水深增加而明顯降低。深海浮游動物多為雜食或肉食性。游泳生物,深海中的游泳生物主要是魚類,其次為烏賊、章魚和蝦等。蘇聯學者安德列耶采夫和拉斯依深海魚的起源,將它區分為1次性(原生性)深海魚和2次性(次生性)深海魚兩大類。1次性深海魚是指那些古代深海魚和大洋性深海魚,該類群的魚自古以來就一直適應于深海生活,所隸屬的科和亞目,由分布面頗廣的種類(如角鮫鯨亞目、燈籠魚目、囊喉魚目)所構成。底棲生物,深海底棲生物是指生活在深海底部不能長時間在水中游泳的生物,主要包括個體大小在2~40μm之間的微型底棲生物、個體大小在42~1000μm之間的小型底棲生物和個體大小在1000μm以上的大型底棲生物。
看過了這些資料,柳素月對于這些生物感到異常的喜歡。
柳素月伸手捉了一只烏賊,捏在手心里玩耍。
只見烏賊呲溜一下,放射出很多墨色,飛快地從她手心逃脫了。
柳素月連忙游開了那段已經被污染的水域。
鳳朝修幾個看見了,害怕跟她走散,連忙游過來跟上她,尉遲蔚風也跟了上去。
柳素月看見他們都跟來了,連忙揮手示意,以示意她自己根本就沒事兒。
忽然之間,海底涌動出巨大的波浪。教練意識到可能是臺風要來了,趕忙示意他們要浮出水面。
柳素月玩的正在興頭上,怎么能聽他的使喚?
柳素月也不會意識到什么臺風來不來,因為她根本就沒見過。
只當這些大波浪是海水正常現象,不知這已經是臺風來的現象了。
教練顯然是有些著急了,連忙把柳素月托出了水面,摘掉了氧氣罩,教練說道:“臺風要來了,大家趕緊上岸吧!”
臺風是什么?
柳素月開始了深思,立即開始查資料——
發源于熱帶海洋面上最強的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或12級以上。臺風登陸后,強度逐漸減弱、消失。影響華夏東南沿海地區的臺風,以7—9月最為頻繁。臺風經過的地區常有狂風暴雨,沿海有高潮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