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二人同時道,起身坐到了位子上。
剛坐上位子,鳳宮誠迫不及待的問柳素月:“母后,我想問一個問題,《周易》和《孫子兵法》有何關系?”
柳素月吃飯的手一頓,立馬就進入了空間搜索資料,趕緊道:“孫子兵法是以易經為哲學基礎的,包含著易經的變化原理,用發展的、聯系的、變化的觀點來分析看待戰爭問題。這樣就能夠用對立統一規律來解決戰爭問題,在戰略指導上就不會簡單機械,因而具有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發展變化的生命力。”
“母后在說何?我有些不明白。”鳳宮誠搖搖頭。
“按我的理解來給你們講。《孫子兵法》海涵于《易經》,《易經》啟發于《孫子兵法》,其含伸延,其中藕連,運用變化,可互相推使戰事之理,以理而推戰可,以道推以戰事,二者相輔相成,互利共贏。”柳素月道。
“原來是此意,和暮顏說的如此相似。”鳳宮誠道。
“暮顏說了何?”柳素月皺眉問道。
“他說,他認為周易是論述變化之學問,孫子兵法吸取了周易之變化思想,就是辯證之法。”鳳宮誠道。
“嗯,他的意思是,平素的原始辯證法。”柳素月道。
“什么是樸素辯證法?”鳳宮誠和鳳暮顏道。
“樸素唯物主義,也許就是狹意的唯物主義,它也認為這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的。但它認為,組成這個世界的物質比如說:金,木,水,火,土。這是樸素唯物主義。樸素唯物主義者則認為宇宙萬物是由一種極細微的流動的物質“氣”構成的,氣是世界的本原,提出了氣一元論。如荀子認為,物質性的、統一的氣構成自然界的萬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柳素月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兩個人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母后,你是從哪里看來的這些?”鳳宮誠疑惑了。
因為這些是他從未聽過的觀點,書本上都沒有。
“母后的腦袋里。”柳素月道。
“母親知道的可真多,母后看的什么書?不然就是母后自己的看法。”鳳宮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