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一群人離開,喧鬧許久的院子終于算是安靜了下來。
陳旭房前屋后收拾了一下之后,走進房子旁邊與廚房連在一起的一間土磚房內。
房子并不大,只有十個平米左右,靠墻放了一張粗糙的長條桌,其實說粗糙還算是夸獎,這張桌子就是兩根原木做成的木架上擺放了幾塊胡亂拼湊在一起的木板,然后上面鋪了一層陶磚,看起來就像一個后世的簡易灶臺。
桌子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罐子和竹筒,還有許多陶盆陶碗,里面放著各種顏色的礦石粉末等,除此之外還有小的石臼、藥杵、竹杯,尺子、切刀、錘子、竹夾子等亂七八糟的工具,墻壁上還掛著竹篩、皮口袋、口罩、圍裙等物件,房間地面鋪著石磚,中間的地上擺放著一個用磚石砌成的火爐,上面還放著一口小銅鍋,一口箱子打開丟在墻角,里面幾塊水晶石映著窗口透進來的陽光,散發出五顏六色的美麗光芒。
這間房子是陳旭專用的實驗室。
有了趙擎弄回來的兩百多種亂七八糟的礦石和原材料,他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其中的成分,最好能夠分辨出其中確切的化學物質。
坐到窗戶前面的一張粗糙的板凳上,將一塊麻布在長條桌上墊好,然后又在上面放了一塊打磨平整的小木板,這才從一個陶盆里面翻了幾下,拿出來一塊白色的礦石。
這塊石頭的材質很軟,顏色灰白,條紋樣的晶體結構,用手摸一下就會沾一些粉末下來,他判斷這應該是石膏礦,因為石膏是中國儲量最為豐富的礦石之一,全國幾乎到處都有,有些地方挖地都能挖出來,小時候也曾經見過,跟這塊很像。
把這塊礦石放在小木板上,用青銅刀切下來一些放進石臼里面細細搗成碎末。
“杏兒,幫兄長去舀一些生豆汁兒來!”陳旭沖著窗戶外面喊了一聲,很快就傳來杏兒答應的聲音,不長時間,杏兒端著滿滿一大碗生豆漿進來。
“兄長,你要煮豆漿喝嗎?”杏兒把豆漿放在桌子上問。
“不是,我想看看能不能做出豆腐來!”陳旭把生豆漿倒進一個陶鍋里面放到陶爐上,讓杏兒去廚房弄了一些火炭放進火爐里面煮起來。
這些火炭其實并不是真正的炭,而是普通的柴炭,做飯后把土灶里面還沒有變成灰燼的通紅柴炭撿出來,放到一個瓦罐里面,蓋上蓋子隔絕氧氣,這樣柴炭就無法繼續燃燒,火焰熄滅后留下來的就是黑色的碳,這種碳易燃,但釋放的熱量低,而且燃燒快,只能作為簡單的取暖加熱措施,和真正伐大木用炭窯燒制出來的木炭完全不可同日而耳語,不過燒炭這種事情太費時間而且費人力物力,陳旭眼下沒有這個條件,只能將就一下。
杏兒蹲在旁邊用一把扇子輕輕的扇著,隨著陶爐里面的柴炭逐漸變得通紅,陶盆里面的豆漿也開始升溫,十分鐘過后,豆漿開始沸騰,房間里彌漫著一股豆漿的香味,又煮了幾分鐘之后,陳旭把陶盆從爐子上端下來放到地上,然后把石臼里面的白色粉末舀出來少許放進一個陶碗里,加了一些水攪拌之后倒進陶盆里面用竹勺子輕輕攪動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