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條冷水泡發,洗干凈,切成三寸見方用鹽腌制半個時辰,蔥姜蒜芥、花椒香葉八角茴香草果等香料放在鍋中煮出香味,然后把清河茶油燒熱,加入黃豆醬炒香之后將煮好的水倒進去,放入一點兒糖稀調味,然后加鹽煮開之后把切好的口條塊放進去小火燜煮,直到能夠聞到濃香之后起鍋,這個時間大概是兩個時辰,而一鍋鹵水只煮一根口條明顯有些浪費,因此陳旭還鹵了一大塊豬皮、十多只雞腳和雞翅膀,最后起鍋的時候還放進去了幾個雞蛋幾塊豆干鹵了十分鐘。
當時做這道菜的時候,整個清河侯府都飄蕩著一股令所有人都無法釋懷的濃香,廚房外面密密麻麻站滿了人,無論是仆從還是護衛還是侍女幫工,全都眼巴巴的直勾勾的盯著廚房里面那口熱氣騰騰的大陶罐,但并非只是侯府的人被誘惑的饞涎欲滴,就連清河侯府所在的這條街上,在數百米開外的街口都能聞到淡淡的香味,惹的無數人跑到清河侯府外面引頸張望,眼神穿過侯府的大門不斷吞口水。
住在隔壁的一家是內史齊宕,雖然兩家還隔著五六十米遠,但在家看書的齊內史硬是用堅強的意志抵抗了半個時辰后放下了矜持,咽著口水厚著臉皮上清河侯府拜訪,之后當他吃過鹵好的口條,雞爪,豬皮之后,拉著陳旭的手搖晃了半天,最后是捧著一個鹵蛋和一塊豆腐干哭著回去的,本來他還想吃,但陳旭不讓,因為繼續讓他吃下去,這半天的功夫就白費了,因為陳旭也聽說了,齊內史好美食在整個咸陽都很有名。
鹵好的口條切成薄片,連同切成半透明細絲的豬皮,還有雞爪雞翅鹵蛋豆干,每樣都弄了一些讓御廚送去皇宮之中,當然,同時帶去的還有鹵水的配置方法和鹵菜的做法。
半個時辰之后御廚喜滋滋的回來,說皇帝把他狠狠的夸獎了一番,還賞了他一個玉碗,皇帝很高興的一個人把雞爪子和雞翅膀都啃完了,連呼美味……
陳旭當時雙眼望天觀看天象很久,他在尋找一顆星,是否有一顆帝星即將蛻變成吃貨星。
鹵菜的歷史很久,秦漢時期起源于蜀地。
因為蜀人口味重,喜歡辛香麻辣,因此就在用鹽水煮菜的時候放入一些花椒、姜、芥等辛辣的調味香料,無論煮魚還是煮蛋、煮肉都這樣,于是慢慢就形成了特有的川鹵,蜀郡郡城就是成都,地域平坦富庶,加上遠離中原幾無戰事,因此老百姓生活安寧閑適,因此在生活中慢慢將鹵味發展的更加豐富多彩,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拿來鹵一下,因此各種動物的宰殺后的邊角料,別地人懶得吃懶得弄的心肝脾肺腎,雞爪雞翅兔頭,都被他們慢慢做成了美食,而到了唐宋時期,鹵菜已經成為了風靡整個華夏的一種美味,而且慢慢還在鹵料之中增加了一些中藥成分,鹵味也變的更加豐富多彩,特別是明朝辣椒傳入中國之后,四川人再次將鹵味拔高一個層次,熏鹵、蒸鹵、湯鹵、鹽鹵等技法傳承也越來越多,形成許多著名的傳世鹵方,劉鴨子、廖排骨、雙流兔頭、宜賓豬蹄、張飛牛肉等,都成為了蜀中的著名地方特色美味。
陳旭大學四年就是在成都度過,不光喜歡成都的閑適,也喜歡成都的各種美味小吃,平日三五人聚在路邊吃點兒燒烤和鹵味,喝點啤酒,看看錦江的夜景,也算是生活最為愜意的時光。
而鹵味也因為制作簡單,味道香濃,成為了陳旭處理這些還未吃過的猛獸零部件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