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于陳旭來說,只要做出來的美味好吃就行了。
而且油炸食物那么香,怎么會舍得不吃!
就算是面醬里面裹一點兒鮮嫩的花椒葉油炸出來,那也是一道難得的美味。
一群人嘁嘁喳喳,很快一盤子螃蟹和烤串就吃了近半,陳旭又把葡萄酒拿出來一人直接一人分了一瓶,打開瓶塞對飲幾口,在陳旭這種豪放的吃喝方式影響下,幾個學子也敞開肚皮吃喝起來,而且談笑也越來越輕松,再沒有了開始的拘謹的小心翼翼。
“魚粱公,旭聽聞您和李相是師兄弟?”酒喝到一半,陳旭笑著問。
“不錯!”安魚粱放下酒瓶點點頭,臉色平靜的說,“我先入師門,李斯入門比我晚四年!””
“旭很好奇,為何魚粱公沒有入朝堂當官,您和李相一脈同承荀子之理,想來對禮法治國的理念也非常熟悉……”
安魚粱沉默許久之后搖搖頭:“老朽年輕之時也曾想過輔助一位君王,施展所學的治國之策,可惜當時齊楚韓燕等國皆都不認同師尊的理念,于是我隨師尊來秦,但師尊卻說不喜歡秦國的強法,于是帶我去了趙國,后來師尊去世,我便在趙國定居下來,沒想到秦王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趙國,邯鄲破,趙王奔燕,當時師弟李斯也已經成為了秦王的長史,寫書信與我,讓我來秦與他共輔秦王……”
安魚粱并未隱瞞自己的幾個學生,把從前到后的事情大致講述了一遍:“雖然我和李斯是同門師兄弟,但治國理念差異甚大,如今大秦獨法而尊,此非長久治國之道也,因此老朽也就在渭河學院安心教授學子頤養天年,同時也想把師尊的言論編撰成冊傳世下去,希望后人能夠將師尊的法禮之術發揚光大!”
“老師,這次要不是清河侯,恐怕您這個想法也要落空了!”一個年紀稍大的學子用袖子擦著嘴巴說。
“不錯,李相這次提出焚書之策,要不是清河侯阻攔,恐怕天下大亂,焚書令一出,先賢典籍皆都要付之一炬,聽聞李相進言皇帝,膽敢私藏詩書子集者皆都要被殺死,我等熟讀經書,家中藏書不少,查抄之下我等說不定也要死于非命……”
“是啊是啊,我等萬分感激清河侯!”幾個年輕學子都放下酒瓶子站起來恭恭敬敬給陳旭行禮。
“無需感謝,先賢典籍皆都是我華夏傳承,旭絕對不會坐看這件事發生,縱然不惜一死,也必然要和李斯抗爭到底,不過眼下看來這件事已經暫時消停下來,皇帝也親口答應不會焚書,因此諸位和魚粱公大可以放心,上次張蒼把魚粱公編撰的荀子著作給我看過,而為了讓李斯打消焚書的想法,因此我還特意連續在三期大秦都市報上登載出來數篇,以此讓天下士子知道荀子禮法治國的理念,既重禮重法,又忠君愛民,非是如今強法而尊不恤民生的策略,目的自然也是想讓李斯能夠收斂一些……”
“清河侯說的好,老師也曾經與我們講過荀子的著作,《王制》、《臣道》、《禮論》、《富國》、《法行》等諸多篇目皆都非是談法而是談理,真想不通李斯為何學成了這樣,竟然提出如此惡毒的奏書!”一個學生明顯喝多了,臉紅脖子粗的鼓脹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