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今天請陳旭來聊天的原因,就是想征求一下陳旭在攻打嶺南方面的建議。
畢竟這次攻擊匈奴的戰爭如此輕松就獲得大勝,幾乎就是陳旭一手推動的。
而對于皇帝入秋之后要進攻東胡的計劃陳旭一點兒質疑都不會有。
中原文明數千年以來最大的敵人一直就是來自于西北方向的草原民族,從有文字記錄開始就有先秦時期的犬戎、東胡,秦漢時期的匈奴,漢末的烏桓和鮮卑以及許多雜胡,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明朝的滿族,中原文明便是在這些來自于西北的游牧民族的不斷襲擾和壓迫下一路鮮血淋漓的蹣跚前行,雖然互有死傷,游牧民族也都在和中原的交戰中大多數灰飛煙滅或者被趕到歐洲去了,但中原文明也因此差點兒數次斷絕傳承。
在全世界范圍來看,游牧民族是所有農耕文明的最大敵人和破壞者,游牧民族雖然帶來了人類文明的交融,但對于人類文明的發展從來都是一種粗暴的破壞,每一次游牧民族的入侵都是人類文明的重大倒退。
因此對于陳旭來說,中原任何時候的敵人都是那些騎在馬背上的民族,因此他的目標也主要是放在西北,至于征服嶺南的百越,其實陳旭內心是充滿了糾結的。
嶺南之地山高林密氣候濕潤,那里盛產稻米和熱帶經濟作物,對中國來說肯定是不會放棄地方,但對眼下的大秦來說其實并不重要,在稻米還沒有成為國人的主糧之前,麥粟才是最重要的糧食,因此黃河流域才是中國的發展中心。
而且眼下大秦的人口實在太少,完全無法支撐一個幾乎后后世同樣廣大的國土面積,在沒有航海需求之前,征服百越其實是一個完全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且征服的難度要比征服匈奴大多了,那里山高林密河網密布,完全不適合眼下大秦如今這種大規模的兵馬作戰,因為那是完全不一樣的戰爭方式,大秦的軍隊絕對不習慣。
一旦開戰,戰爭至少會持續三年左右,即便是陳旭研制出大量的火銃和手榴彈也是一樣,因為越族都生活在大山密林之中,漫山遍野的攻擊根本不會與大秦軍隊正面打仗,而即便是占領之后想要快速將嶺南平息下來,必須遷移大量的中原人口過去與越族雜居,而且還需要駐留大量的軍卒進行壓制,這個時間可能要持續十多年之久,對于大秦如今的狀況來說,絕對是一個無法承受的負擔。
但不管陳旭如何想,征服嶺南肯定是必須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陳旭等得起,大秦帝國的皇帝可等不起。
他要做千古一帝,必然要把自己看不順眼的刺頭都擼平才算數。
也就是說秦大大征服嶺南的計劃從來就沒有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