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進入工坊之后,滿眼都是工奴和工匠推著帶斗的獨輪車來回運送砂石、黏土、煤灰和鐵礦碎料的忙碌場景。
三口小煤窯,看起來就和瓷器工坊的煤窯差不多,整齊的排列在圍墻邊上,其中有兩個爐火燒的正旺,有黑色的濃煙滾滾冒出來,空氣中還漂浮著一股刺鼻的粉塵味道,來來往往的工奴和匠工身上都落了一層灰土,頭發眉毛上都染成了灰白色。
環境污染,這是工業發展的中不可避免的陣痛和代價。
但在這個原始的農業時代,這幾個冒著黑煙的煤窯除開給這個山清水秀碧空如洗的天地之間多了一絲靈動的風景之外,是沒有任何人在乎的,陳旭都不在乎,尼瑪地球恁個大,這么一點點空氣污染算個屁,想當初經歷過的城市霧霾那才叫環境污染。
“侯爺您看,這就是昨天和今天燒制出來的水泥!”帶著陳旭來到大鐵磨旁邊的工棚下面,公輸勝指著幾個藤筐里面的灰色粉末說。
陳旭蹲下來抓了一把仔細觀察了一下,感覺和后世見過的水泥區別不大,只是顆粒粗糙一些,也就是說還磨的不夠細,但細不細陳旭不關心,他關心的是和成水泥砂漿之后的凝固速度和強度。
在公輸勝的指揮下,水泥工坊的兩個工匠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沙子、碎石和水泥加水攪拌在一起,攪拌好之后倒入一個木板制作的模具當中,然后用一把鐵質的刮刀拍打一遍之后把表面抹平之后就退到旁邊洗手等待。
“你們以前試驗的水泥制品在哪兒?”陳旭知道這個凝固過程至少要一個多小時,而且還是最初凝固狀態,如果要完全凝固差不多要一天的時間,至于達到最高強度,普通水泥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因此也急不來。
“在那兒!”公輸勝指著工棚外面靠圍墻堆放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說。
陳旭帶著草帽走到墻根下,這里堆放的都是砂石混合凝固成的制品,有的非常松散,用手輕輕捏一下就碎了,有的看起來也還行,但已經被砸碎了,可見強度不夠高,但其中還有一些看起來和后世凝固之后的混凝土制品沒什么區別,雖然也破裂了,但明顯可以看的出來是被重錘砸破的,而其中還有兩塊是完好的,四四方方像一塊水泥磚,上面也有鐵錘砸過的痕跡,表面有裂痕但明顯沒有碎掉。
陳旭把其中一塊豎起來看了一下,發現非常沉重而且結實。
“侯爺,這塊就是昨天制作的,今天已經完全凝固,用大錘使勁兒才砸出裂縫,比以前的幾種配方要結實數倍!”公輸勝蹲在旁邊解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