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旭非常嚴肅的將報館記者采訪需要注意的方面和報紙宣傳的一些理念簡單的說了一遍。
其實這些事情在報紙開辦之初早就或多或少的提到過,但報館所有的記者除開李順之外,基本上都一直呆在咸陽城,平日登載的消息收集的信息也都是通過驛卒或者南來北往的商旅口中獲得的,并不是第一手的資料,唯一出過遠門的記者是李順,隨軍去了一趟西北,通過一份厚厚的戰報,不光收獲了如今名滿天下的名聲,更是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大秦勛貴,成為可以佩青綬上朝參政甚至直接面圣的下卿,這份殊榮除開陳旭之外,大秦報館唯獨一份,因此現在在報館之中,包括總務秘書陳平在內,所有人見到李順都要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禮喊一聲大人。
“下一期報紙準備什么時候發行?”陳旭問陳平。
“回侯爺,按時間安排是三天之后!”陳平站起來說。
“嗯,不能等到三天之后,今日就安排將災情和賑災諭令都排版出來,明天早上要將報紙散發出去,時間可否來得及?”
“侯爺放心,報紙除開首版的新聞實事板塊每次都不固定之外,其他版的內容早就已經策劃完畢,只等排版校對就可以上臺印刷,眼下我們只需要將首版整理出來就行了……”
“陳秘書,中書省送來皇帝諭令的謄抄本!”就在陳平說話之時,報館接待處的一個管事拿著一疊麻漿紙敲門進來。
陳平接過來看了一下笑著遞給陳旭說:“侯爺請看,中書省的諭令已經到了,我等只需要安排人排版校對就行,城外的新印刷廠已經籌備完成了四十張排版架和印刷臺,更多的還在加緊制造當中,銅活字鑄造快的如同流水一般,印刷幫工也培訓了七八天,加上報館自身二十多張印刷臺,明天早上出一萬份報紙沒有問題!”
陳旭接過諭令看了幾眼還給陳平之后說:“諭令排版一個字都不能錯,同時在諭令下登載一條消息,向咸陽民眾征集大量舊衣物,將其中還能穿的安排人進行整理之后打包,想辦法盡快送往災區散發給災民,關于運送問題,嗯,再登載一條消息,向商界發出請求,希望能夠有經常來往于齊魯等地的仁義商賈順路將衣物送過去!”
“侯爺,從咸陽到東郡和齊郡足有兩千余里,恐怕這個順路難度有些大,而且衣服都是大宗貨物,用馬車拉不了多少,按照報紙的影響力,恐怕會征集到數不少舊衣物,需要的馬車也不少,光是運費普通商賈都承受不起……”付安在旁邊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