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不愧為美食大匠,吃冰粉有巧奪天工之意境,兩碗吃下來,朕感覺一身暑熱盡去……”秦始皇此時心情舒暢渾身涼爽通透,忍不住惡狠狠地夸獎了陳旭幾句。
“陛下,此物不能存放太久,兩三個時辰之后就會化成水,而且口感會變差,臣建議陛下讓人把剩下的送去給后宮的嬪妃品嘗一下,臣來的路上聽聞淑妃派人去清河園求購而不可得,臣有些惶恐……”
“愛卿乃是大秦重臣,又是朕之肱股,何須惶恐!”秦始皇擺擺手然后招呼幾個宮人把剩下的冰粉抬去后宮,給鄭妃淑妃等幾個喜歡的妃子送去,并且還特意叮囑給五公主送去一些。
看著宮人把冰桶抬走之后,秦始皇才笑著對陳旭說:“愛卿許久沒來上朝,也沒來和朕聊天,朕頗為想念,今日也不著急回府去,朕有些事情要和愛卿商量!”
“請陛下吩咐!”陳旭不知道皇帝想說什么,而且在心里思量了一遍,似乎最近除開賑災和征收夏糧稅之外并沒有什么大事。
“朕聽聞子嬰前幾日去跟隨愛卿上課,回來后朕看他在紙上寫下了一句話,讓朕感觸很深,看來當初扶蘇希望愛卿做子嬰的老師是對的!”
“可是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陳旭坐在大椅上拱手說。
“正是!”秦始皇點點頭臉色恢復了平日的平淡神態,“子嬰還給我講了關于那個唐朝皇帝捂死自己愛鳥故事,讓朕也深受震動,今日愛卿當面,朕想仔細的聽一聽這個故事!”
“陛下想聽,臣自然不敢藏私,此故事來自于三卷天書中的九州軼志卷,臣以前說過,九州軼志中記載的都是古往今來似是而非的事情,許多事無法辨別真假,臣講的這個故事就是其中一個叫大唐帝國的開國君王,名曰李世民,他崛起于亂世,帶領大軍東征西討最后定鼎神州,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初勤勉治國,數年之間便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民豐物埠百姓富足,但隨著天下逐漸太平,唐王也沾沾自喜,開始殆倦朝政嬉樂玩耍,但他有一個大臣名叫魏征,這個大臣以前還是唐王對頭的屬下,因為為人正直從不會阿諛奉承,唐王便費盡心思將其收歸麾下,而魏征也幫助唐王統一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勞,因此當唐王開始嬉樂享受的時候,魏征每次都會當面批評他,甚至在朝堂之上因為秦王的錯誤而當面質問,唐王很生氣,很多次想把魏征殺掉,而魏征也不怕他,直言頂撞唐王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當初立志要做一個明君,做一個賢王,做一個愛護百姓的帝王臣才跟著你打天下,但如今你如此聽不得勸告,和歷史上的昏君又有什么區別,你殺了我只會讓天下人恥笑你,而且如今四海未靖,還有許多蠻夷時刻都想侵犯我們的國家,您有又什么臉面來貪圖享樂,魏征每次都這樣直言勸諫,唐王因為魏征的勸諫而感覺到羞愧,因此也就不敢再貪圖享樂而是勵精圖治處理政務,因此十數年下來,大唐空前繁榮萬邦來賀,成為了古往今來神州最強大的帝國……”
“陛下,捂死小鳥只是魏征和唐王君臣之間一個很不起眼的小事,二人之間發生的這種事很多,后來魏征去世,唐王悲痛莫名,感覺自己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像魏征一樣能夠直面責罵他的臣子了,因此痛哭流涕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陛下,這就是唐王和魏征之間的完整故事,君臣之間雖不和諧,但卻是九州軼志中令臣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個故事,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但要想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就要能夠接受別人當面指出的錯誤和缺點,臣給子嬰講這個故事,也是想讓子嬰將來會像唐王一樣能夠聽得進勸諫,能夠容忍臣子的直面斥責,那樣大秦的未來才會千古傳承下去!”陳旭說完之后拱手看著秦始皇。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秦始皇臉色嚴肅,但眼神卻有些迷離,嘴里低聲念叨著這句話,許久之后才抬頭看著陳旭:“愛卿,朕與唐王比,孰勝哉?”
“若論功績,陛下勝,若論文治武功,唐王勝!”陳旭想了一下回答。
“同樣是定鼎天下,為何論功績朕勝?”
“天下一統,六國歸一,此乃不世之功,無人可以超越陛下者!”
“論文治武功,唐王何處勝朕?”
“唐王收復四夷威服天下,疆域比之大秦三倍不止,人口八千萬,是大秦的四倍,如今之匈奴東胡諸地,西域諸胡直至西方萬里之外,皆都是大唐疆域,巨舟行于江海,物產堆積成山,絲綢瓷器銷往四海之國,疆域之內民豐物埠無有衣衫襤褸者,無有貧苦無居者,無有奸佞亂法者,歌舞升平萬民歸心,古往今來堪稱文治武功天下第一,陛下不能及!”
“這些朕也能做到!”秦始皇直勾勾的看著陳旭,作為成就千古霸業的始皇帝,秦始皇自認為自己能夠做的比唐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