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侯,莫非要再次仿照約法三章乎?”高騰扭頭看著陳旭。
“不錯,唯有如此,才能解這個兩難的局面!”陳旭點頭。
“可是……可是朝廷拿什么來給商賈兌現錢糧,修路修橋可沒有任何戰利品?”高騰感覺到自己腦袋有些漿糊。
而其他許多官員也跟著一起點看著陳旭。
所有人都知道陳旭的神奇屬性,大部分人甚至都完全認同陳旭真的就是仙家弟子。
但仙家弟子也只是一個凡人而已,并非真正的神仙,難道陳旭還能將這條路變出戰利品來么?
“自然有可以兌現的方略,只不過這個時間比較長,而且還需要許多針對商賈的特殊優惠政策,也就是我方才所說,必須徹底廢棄壓制商賈的法令,讓天下商賈看到朝廷的確是要對商賈與平民一視同仁,他們才有足夠的勇氣參與其中,不然這么大的投資卻得不到等同于付出的回報,只怕誰都不會出手……”
“何況天下大勢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世間也從未有過一成不變的事物,商賈自古有之,但卻從未有如我大秦眼下如此苛刻之法令,有詩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男女尚且有匪報之情,況利國利民之重器,許商賈以自由,得之以國利,許其以稅利,大秦平添遍布天下的坦途大道,與國與民皆都有利,豈非兩全其美乎?而朝廷所付出者,只不過廢止一條法令耳,孰輕孰重一看便知,如若諸位還緊抱迂腐之法令置國家社稷于不顧,豈非若那掩耳盜鈴之輩,自欺欺人耶!”
“于國,陳某沒有半分私心,于商,陳某只求問心無愧!”
陳旭說完之后負手而立,眼神掃視整個大殿。
今天這番話,陳旭雖然早有打算,但卻沒想到今日會說出來,他本來想的是等到公交公司完全走上正軌,等東門外的渭河大橋修好之后,讓這兩件咸陽民眾皆都每日談論的熱門話題都完全成功,讓所有人都看到成果之后,他才會寫一份詳細的奏章正式在朝堂之上提出來,但沒想到公交車剛剛出現,皇帝便有如此大的興趣喊他來朝堂解釋。
而這個機會陳旭自然也不愿意放過,何況這種事情越早解決越好,早早的捅破這層紙,即便是今天解決不了,也會在在滿朝文武的心中提前種下一顆種子,其中必然會有人認同這個觀念,而且朝堂的事必然很快也會傳播出去,然后咸陽的商賈絕對不會沒有絲毫表示。
有清河侯為他們撐腰,如果還不行動的話,商賈就真的沒有翻身解放的機會了。
滿朝文武大臣皆都臉色凝重沒有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