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石依舊還是里典,但這個里典已經遠不止里典的身份,他還是清河侯未來的妹夫,是替清河侯掌控這三千食邑的主管,皇帝還給他專門御封了一個九品的郎職,如今已經是官袍加身的大秦官員,而不僅僅是一個鄉吏,即便是六品的縣令見到他,還是要恭恭敬敬的行禮稱呼一聲牛大人。
而牛大石一家也因此飛黃騰達,如今住寬敞的大屋,進出皆都是車馬奴仆伺候,由一個三年前衣不蔽體走路都屁股蛋蛋露在外面透風的貧農徹底變成了剝削階級。
瓷器廠招收了二三十位制陶工匠和一百多位學徒,幫工更是達到了近四百人,七八口大窯的煙囪每日煙火騰空,讓這個隱藏在巍巍大山之中的偏僻鄉鎮看起來有了十足的工業氣息。
為了給瓷器廠和糖酒坊提供足夠的包裝木箱,木器廠也招收了近兩百人的學徒和幫工,大車大車的木頭運送過來鋸成木板木條,整日里面都是叮叮當當的聲音傳出來。
小學規模擴大,在封地內招收了兩百多個十歲左右的孩童,跟隨牛全和封地上其他鄉鎮的幾個讀書識字的先生一起學習讀書識字還有簡單的數學和珠算,這些孩童學好之后全部都會安排到清河鎮的這些工坊幫忙管理。
而衛生院的規模不光擴大了,以前只有一個半吊子跳大神的醫卜許壚,雖然跟著徐福混了幾個月,但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因此陳旭到了咸陽之后讓徐福又從咸陽衛生院選派了一個醫士和兩個護士前來衛生院主持大局。
人生一輩子,除開吃穿住用之外,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就是醫療問題,特別是女人生孩子,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陳旭不敢馬虎,清河鎮不光是自己的老家,還是自己的封邑,必須照顧好這里的每一個人。
而自從有了咸陽城來的名醫,后來又有三個醫士慕名而來加入衛生院,因此如今的清河鎮衛生院已經成為了整個南陽郡規模最大科室最全也是名氣最大的醫療機構,整個雉縣甚至是周邊數縣的重病患者都會前來求醫問藥,甚至宛城一些人有錢人生病了也還要不遠百里跑到清河鎮來看病。
造紙廠為了減少污染修在黑虎彎,如今面積達到了數百畝,里面也招收了三百多位幫工,麻漿紙和竹漿紙都在大規模制造,雖然規模遠遠趕不上咸陽城外的那一座足有上萬人的造紙廠,但在雉縣這種偏僻的山區縣城來說,也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大廠,整個雉縣現在也有其他商賈修建的造紙廠,但都不如清河鎮的出名,因為這里的造紙廠不僅僅是清河侯的產業,而且這里還出一種雪白細膩的竹漿紙,但制作方法只有幾個核心的工匠才知道,從來都打聽不到。
而這些竹漿紙即便是有錢都買不到,只能供給清河侯允許的商賈以及皇帝使用。
糖酒坊雖然已經進入寒冬,熬糖釀酒已經停止,但依舊還是在開工,制作一些各種米花糕、餅干和果脯之類的供應各地的清河酒店。
回來之后忙忙碌碌七八天之后,陳旭也終于在牛大石和游繳劉坡等清河鎮一眾管理人員的陪同下,把整個清河鎮里里外外視察了一遍,對于其中需要整改的地方,陳旭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當初離開的時候,陳旭曾經對清河鎮的發展做出過一些規劃,對于居住區域以及各個工坊的位置都有過指導,因此這大半年陳旭雖然不在,但牛大石和清河鎮的所有人都還是嚴格按照陳旭的規劃在修建發展。
居民區擴大了數倍,一些居住在山上的山民愿意搬遷下山的都在鎮上統一規劃了房屋地基,同時也沿著小清河往下游兩岸開墾了上萬畝的農田進行分配,因此如今的清河鎮已經突破六百戶,而且因為每日往來的商隊不斷,鎮上還專門修建了好幾家驛舍、食舍、商舍和修理車輛的服務場所,都是鎮上的鄉民在負責經營。
此時此日,清河鎮商旅不斷人聲不絕,來往奔忙的皆都是衣帽整齊的鄉民,所有人都臉色紅潤有了光澤,再也看不到往日的凄苦木訥之色。
……
往日野狼橫行的野狼谷附近被劃為禁區,除開釀酒坊的人可以進出那個有儲酒的山洞之外,這里沒有牛大石和劉坡的允許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山谷口依舊藤蔓荊棘叢生看不出異樣,但里面參天的樹木和荊棘早就清理一空,變成了一個足有三百多畝的隱蔽山谷。
山谷一側修建了一長排木石結構的房屋,而且食堂廁所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
山谷中央是一大塊平整的場地,足有五百名十歲以上的少年正分成五個方隊在訓練行走坐立,雖然一個個看起來都黑廋不堪,衣服也破爛不堪各式各樣,但這些少年卻全都臉色嚴肅認真,跟隨著幾個看起來身材稍微魁梧高壯一些的少年的口令做著各種動作。
回家后的第八天,陳旭終于有閑暇親自來觀看這些少年的訓練。
自從當初鬼谷子半夜鬼鬼祟祟的突然而至救活了王青袖,陳旭后來猜測到了鬼谷子說的劫難之后,于是便開始策劃建立一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軍事力量,不是為了造反,而是為了以防萬一。
因此等咸陽的諸多事情都慢慢走上正軌,而且有了李信送的那棟別院之后,陳旭就開始秘密生產更多的火藥,打造火槍甚至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