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究竟是哪個王八蛋在暗中使絆子要打亂老子的部署?”
清河別院的書房之中,陳旭絞盡腦汁的思想明日朝堂的對策,同時也在不斷想法術十弊論此時出現的時機和原因。
大秦關于法術的利弊一直爭斗的比較厲害,特別是前六國之地的百姓,尤其不適應大秦這種嚴苛的法術。
楚國崇尚的是儒學,齊國崇尚的黃老,燕國雖然也崇尚法術,但用的是堯禹古法,以德治為先,韓魏雖然也皆都推崇法術,但也是行的商周禮法,即便是積極崇尚改革的趙國,也推崇強軍富民并舉之策,并沒有嚴格限定民眾的生產生活,唯獨秦國行的是積極的愚民策略,法律管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連坐告奸這種大悖倫理道德之事大行其道,法術已經變成了一種恐怖的鎮壓。
老秦國人一百多年下來已經習慣了這種嚴苛的法律。
但被征服的六國民眾無法接受。
特別是被剝奪了貴族頭銜的前六國貴族,而且最主要的是秦始皇下不起手把這些人都干掉,因此造成了大秦眼下尾大不掉的局面,法令在六國之地推行的異常艱難,特別是鄉野之地,完全是一團混亂,鄉紳惡霸橫行,匪亂猖獗。
秦趙之間互惡數百年,彼此爭斗也數百年,長平之戰造成趙國四十萬男人死亡,近乎于亡國滅種之仇,因此趙國雖然征服十余年,但仇恨卻從未消減。
這孫丕乃是邯鄲人,雖然名聲不顯,但似乎也印證著這種無處不在的仇恨,借用百家論壇來挑釁一下大秦的統治,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但陳旭很快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孫丕縱然不出名,也必然不是無腦之輩,在當地應該還算是小有名氣,何必用小命來搏出位,畢竟惹惱皇帝是要掉腦袋的。
到底是哪個王八羔子?
陳旭在心中細細梳理,可惜他對大秦的百家名士皆都不熟悉,唯獨熟悉的就是安魚粱陳平等身邊的一群人。
而刊登這篇文章的是安魚粱,從道理上來說安魚粱不是沖動之人,如此挑動朝堂和民間神經的策論他不會不知道后果,唯獨是有人拿捏到了安魚粱最迫切想要得到的東西,使得安魚粱不得不接招將這片文章刊發出來。
安魚粱如今年近七十,年齡比李斯還大兩三歲,不爭名利隱居渭河學院教書,他還有什么追求?
肯定不是名利也不是金錢。
那么這個人應該對安魚粱的性格和秉性很熟悉才對。
而與安魚粱最為熟悉的人……莫非……
陳旭豁然睜開眼睛站了起來,臉皮使勁兒抽抽了幾下又坐了下去。
“呵呵,李斯啊李斯,耗死老子幾萬個腦細胞,原來是你!”陳旭瞬間想到一個最有可能推動此事的幕后人物。
“來人,備車馬!”陳旭沖著門外大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