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侯爺!”一個侍衛在門口拱手準備離去。
“等等,算了!”陳旭突然又改變了注意。
想到幕后主使可能是李斯,陳旭本想去渭河學院找安魚粱交流一下看法,但安魚粱與李斯畢竟是師兄弟,即便是理念不合,但如果告訴他這件事是李斯安排的,只怕安魚粱會受不了這個刺激。
安魚粱隱居咸陽不問政事也不愿意入朝為官,皆都是因為李斯的緣故,非不是他不想當官,而是不愿意與李斯正面相斗,因此看似安魚粱心情淡泊,但文化人的脾氣可一點兒都不會少,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安魚粱不喜李斯的治國之策,但并不表示他就請愿被李斯壓制,如果沒有李斯,安魚粱必然還是會很高興的接受秦始皇的邀請當個丞相什么的推行荀子的治國理念,這是當代百家門徒的共同想法,沒有人愿意屈居人后。
若是被安魚粱知道是李斯暗中算計他,借他之手給陳旭下絆子,只怕安魚粱會做出不可理喻之事,找上門去要和李斯拼命。
但一介平民哪里會是李斯的對手,打臉還得有相應的實力才行,攻擊當朝丞相,恐怕皇帝也會惱羞成怒將他拘拿下獄,如此以來,安魚粱將顏面盡失,從此淪為百家門徒的笑柄。
而最受打擊的還是陳旭。
百家論壇將從此再無人幫他鎮壓,而只要百家論壇失敗,李斯必然會笑的合不攏嘴。
因為從百家論壇創刊起,走的就是精英治國的路線,召集百家名士來不斷討論治國策略,讓皇帝看到聽到不同的聲音,此消彼長之下,這潭水便越攪越渾,法家便深陷其中,等到某個合適的機會,當朝堂之上法家不再一家獨大的時候,改革就順理成章,
這就是陳旭的想法。
而李斯精明的跟猴一樣,能夠從一個倉吏一步一步爬到三卿之位,輔佐皇帝打下整個大秦江山,絕對是當代最聰明的人,沒有之一,至少眼前還是,還沒有老糊涂。
如今還沒有達到和李斯圖窮匕見的地步。
畢竟陳旭的勢力太過單薄。
馮去疾和蒙毅固然都可以看做是陳旭的一種助力,但這件事畢竟出現的太過突然,眼下想要溝通已經來不及了。
也就是說明日的朝堂之上,馮去疾和蒙毅有可能會作壁上觀,因為他們都不知道陳旭的想法,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不一定會站出來指責法術治國的弊端,畢竟這是大秦穩定的根基,陳旭如果自己站不穩,在明天的朝堂辯論之下落于下風的話,他們絕對不會和李斯撕破臉。
畢竟兩人皆都是上卿,除開皇帝之外李斯把他們無可奈何。
加上各自家族之中成員復雜,兩人不會為了這件還未蓋棺定論的事胡亂摻和。
即便是陳旭娶了蒙毅的女兒,但這種翁婿關系并不靠譜,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皇帝都不在乎自己的女兒女婿,蒙毅更不會在乎,家族傳承只能是兒子,而且是嫡子,女兒什么的都是交易品和捆綁裝備,負責綁定角色,除非是主角掛了,否則不可掉落。
蒙毅可以為了自己家族的生死利益聯合陳旭干掉趙高,但趙高畢竟在朝廷之中不算舉足輕重,而李斯不一樣,李斯有一大票小弟,這個紋身哥地位超絕而且穩固,而且深得瓢把子秦總的信任和恩寵,與李斯正面抗衡,蒙毅絕對會三思而后行,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才符合這個老流氓一貫的屬性,賤格值已經加滿到了99+。
馮去疾老成持重,從人品上來說比蒙毅強大很多,但這件事也不能投機取巧希望明天他站出來頂自己一下,因為這個風險太大了,在看不到結果之前有些得不償失,深耕朝堂這么多年,馮去疾也不一定會冒這個險。
因此,明日的朝堂之上,陳旭只能勢單力薄的獨自迎接李斯率領的一群小弟的口水,然后……唾面自干的笑臉相迎。
勝是不可能勝了,只能等以后再找個機會把場子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