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代,不要指望商人真正的關心百姓接濟窮困,他們的一切出發點都是有目的的,只是看這個目的最終引導產生什么結果而已。
因此商賈固然有錢,但他們并不會對報紙特別感興趣,要不然咸陽十多萬戶富豪商賈人手一份的話,光是咸陽每一期報紙至少銷售都要在十萬份以上。
但今天,這份報紙所有的商賈都想先睹為快。
因為李斯認輸清河侯勝利,這幾乎就是全體商賈的勝利,是上萬參與集資修建東方道的商賈用幾乎全部家當換來的勝利。
一時間咸陽紙貴,一份報紙的價格很快被炒到二十錢三十錢仍舊供不應求,整個城南到處都是亂跑的黃牛黨,用一份份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報紙大把大把的從商人手里撈錢。
而每一個拿到報紙的商人四周必然會瞬間圍上來一大群同行,聚在一起翻看討論報紙上的內容,并且開始推測清河侯勝利之后將會推行那些松解商律的法令,然后又會對以后的經營和買賣造成哪些實質的影響。
商人關心的是付出了這么多將來到底會得到哪些好處。
而還有許多人關心的則是頭版最后一條招募廣告。
“清河侯誠邀天下精通商道和律法的有志之士參與新商律的編纂和修訂,同時也熱情征集新的商律法案稿件,并且最終會從這些稿件當中評選出來十篇具有推行價值和影響力的稿件,特等獎一名,獎勵一萬錢并且特聘為新法推廣大使,并會被授予官職,一等獎兩名,獎勵三千錢,二等獎三名,獎勵兩千錢,三等獎四名,獎勵一千錢……”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又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總之隨著報紙的發行,已經開始有人到報館進行咨詢加入新法編纂和修訂小組的條件,而還有另外一些自認為有才能的人鋪開紙拿起筆開始準備構思對于新商律的建議和策論。
不管能不能得到獎金,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寫一篇投稿也不會懷孕。
因此隨后的幾天,隨著報紙發行量越來越大,被南來北往的商旅傳播的越來越遠,整個東方道幾乎都已經開始轟動,而同時也開始有大量的稿件被投遞到報館。
而這幾天,陳旭也陸續接待了咸陽城內數十個有頭有臉的商界代表,也讓楊堃召集了一些精通商道的文士開始準各種當前和商業有關的律法逐條逐條的進行討論,看看哪些該保留,哪些該廢止,哪些可以修改繼續使用,而且陳旭自己也大部分時間泡在報館觀看越來越多的投稿,看看能不能從其中找到一些符合這個時代而且具有良好創意的稿件,以便為編纂新的商業律法提供更多的幫助。
總體來說,這個時代的階層等級區分比較明顯,雖然法家門徒的理念是一視同仁,但實際上也是為了便于統治階級的利益制定法律,目的還是壓制商人和平民維護天子和貴族的利益,因此這個時代的法家和后世的儒家在本質上并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更加讓人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