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面條細軟嫩滑食用方便,燒點兒熱水煮上半刻中就能開食,如果再復雜點兒加上一點兒炒制好的肉糜和面醬,就是一道非常美味的食物,絕對會取代干澀的馕餅成為居家旅行的首選食材,因此根本就不愁賣不掉。
壓面機的出現,不光在民間引起了巨大反響,甚至在朝堂也引起了一番熱議。
陳旭上朝的時候不僅許多官員在打聽,就連秦始皇都專門問及,陳旭因此還仔細的介紹了一遍,這也引起了皇帝極大的興趣,而為了滿足皇帝想開開眼界的想法,陳旭不得不讓麻桿等人將實驗工廠的壓面機樣機專門用馬車運送到城內,就放在清河園內給皇帝和許多大臣演示了一遍壓面機的制作過程。
看著如此復雜的齒輪機器,皇帝不停的問東問西,而在觀看了壓面機的工作過程之后,非常興奮的宣布獎勵所有參加設計制作壓面機的匠工匠吏各五百錢,還賞了劉匠吏一個九品的郎職,雖然沒有實缺的官職,但每年一千二百錢的官秩還是把劉匠吏激動的跪在地上差點兒爬不起來。
由吏到官,這是許多人一輩子都越不過去的坎兒。
而且這個官職還是皇帝親口封賞的,這足夠光耀劉氏門楣告慰列祖列宗了。
三月,已經進入了濃春時節,熱鬧的咸陽也開始提前進入了夏季模式,大街小巷穿行的大媳婦小娘子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換上了各種款式的薄薄春裙,花枝招展的迎接盛夏的到來。
上巳節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之后,咸陽城內陸陸續續開設了好幾家面條機加工廠,除開每天有大量的新鮮面條供應面館食舍之外,還有大量晾干的面條用麻漿紙捆扎成為一筒一筒一尺長的干面放在糧食商店出售,雖然每斤比面粉貴兩三錢,但還是迅速得到了廣大商旅和家庭的喜歡,富裕家庭大量買回去當做平日的備用食材,忙碌饑餓的時間可以快速食用充饑。
而隨著這種方便攜帶的面條被商旅和行人帶往更遠的地方,其他郡縣也不斷有商賈到科學院咨詢購買壓面機,從廣告出來到眼下短短半個月時間,第一機械廠已經接到了近三十臺壓面機的訂單,而六十萬錢的收入也使得第一機械廠成為了科學院下屬企業中除開軸承廠和玻璃廠之外又一個掙錢的部門。
科學院幾年的積累,終于開始步入了不需要朝廷錢糧支持的階段。
三月中旬,經過吸收劉匠吏的壓面機的工藝,科學院再次研發出制作泥板的機器,使得陶板和瓷磚的制作也正式邁入了機器時代,而這種機器出來之后,咸陽最大的一家陶器廠一口氣定制了五臺,機械廠越發的紅火起來。
而齒輪工藝的成熟,陳旭終于可以開展下一步的工業推進,連續在科學院和工學院開展了十天的講座,把第一臺壓面機的樣機擺在工學院的實驗室中,引導所有教習、匠工、學生拆解觀察齒輪的工作方式和傳動狀態,并且再次在科學院系統懸賞巨資組織一支隊伍開始研發第一臺車床。
后世的工業時代,小到門栓鐵鎖,大到衛星航母,都離不開螺桿和螺帽這兩種東西,更別說各種復雜的零件。
如果說齒輪是機器的靈魂,那么螺桿和螺帽就是所有機器的骨骼,有了車床,才能車出螺紋,而能夠平滑而勻速運行的齒輪傳動才能夠制造出合格的螺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一旦有了螺桿和螺帽這種鉚合神器,精密的輕重工業才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因此對于車床的研發,陳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每天要在家熬夜備課,光是寫出來的講課稿和各種機械圖形稿都多達上百張。
對于陳旭首次提出的螺紋和螺桿的鉚合的過程和狀態,以及螺紋在各種機器甚至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前景,整個科學院再次被刺激的有些發狂,重金獎賞還在其次,主要的是有了這些東西,將來各種設備都能夠非常方便的安裝和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