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屬下這就去辦!”宴莊接過奏書急匆匆離開中書省直奔刑部而去。
而陳旭接下來在中書省各個署衙轉了一圈,巡視了一番,差不多半個時辰,宴莊拿著詔書返回,不過帶回來的消息依舊差不多,刑部對這件事也是滿頭霧水,甚至刑部令陰戊還親自幫忙過問,但下面辦事的官員依舊不知此事原委。
陳旭坐在椅子上使勁兒擼下巴,感覺皮都要擼掉一層。
雁門距離咸陽兩千余里,中間還有高山大河阻擋,而且西北本來就地廣人稀野獸橫行,來往非常不方便,一封普通奏書從雁門發往咸陽,時間至少在一個月左右,即便是所謂的四百里加急情報,平日一趟也至少十天,冬夏暴雨冰雪時節甚至需要十五到二十天,幸虧中間還有一個太原郡城晉陽,不然往來西北邊郡更加困難。
因此這件事雖然在陳旭和宴莊看來疑點重重,但若是專門安排御史前去探查,光是來回花費在路上的時間都需要一個多月,再加上背后可能隱藏的許多事情,調查或許會遭遇重重阻力,最后可能也會功虧一簣不了了之。
特么的,連個電話都沒有,太J8操蛋了!
陳旭郁悶的繼續揪本來就不多的幾根胡須。
“左相,此事雖然一團漿糊,但屬下倒是打聽到了一件事,或許和這場沖突有些關聯!”
“何事?快快說來。”陳旭一下來了興趣。
“此事發生在靖邊寺,但相爺可知靖邊寺是何來歷?”
“靖邊寺,既然是寺廟,自然是祭祀之所!”陳旭微微皺起眉頭。
后世許多人一直以為寺廟是有了和尚之后才有的,但實際上不是,寺廟很早就有了,而且寺、廟分別是不同的建筑,功能也不一樣,開始的時候都是作為祭祀的場所,廟是祭祀神靈和祖先地方,寺則是一種官方的祭祀機構,后來寺演化成為了官衙,隸屬于朝廷,比如太常寺、大理寺、鴻臚寺、光祿寺等機構,都是朝堂九卿執掌的重要部門,最為讓人熟悉的就是大理寺,負責主持審理重大案件,相當于最高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一直到明清時期,寺也并不是禿驢……嗯,佛教徒的專業聚集場所,只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原之時,天竺來的僧人被安置在鴻臚寺照顧,后來所有的佛教建筑都以寺為名,才有了白馬寺、相國寺、少林寺等名稱。
而這份奏書上的沖突發生在一座祭祀的寺廟當中,也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