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您這種評選方法某不能認同!”一個博士跳出來揮舞著笏板激動的嚷嚷。
“為何不能認同!”看此人一身寬袖大袍鵝冠繡帶的打扮,陳旭就知道這是一個儒家門徒。
朝堂之上這群博士基本上都是儒生,大夫的成分要復雜一些,但儒家門徒也很多,平日這些人都是陳旭的鐵桿粉絲,每次負責為陳旭的各種奏書和政令搖旗吶喊,但今天這群人竟然都有些炸窩。
“侯爺,自古以來名士從無排名之說,您如此做,豈不是開攀比之惡風,以后豈不是誰家門徒多誰就能排在前面?”
“然,這樣有何問題?”陳旭點頭。
見陳旭回答的如此干脆,這個博士一下就結巴了,“侯爺……問……問題自然有,如果光靠弟子多獲勝,那豈不是都去開館授徒,何人愿意來做學問?”
“嘁,不做學問哪兒來的弟子?”另一個大夫駁斥。
“無論如何,評選排名非是正途,此事亙古未曾有過也,某反對!”另有博士大聲搖頭。
“諸子創百家門派,留下無數珍貴的典籍經義供后人學習,這是我們華夏賴以繁榮的根基,理應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只有站在這些大賢的肩膀上,我們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才能輔佐陛下把大秦治理好。本侯修建圖書館,就是要把華夏流傳數千年數萬年的先賢典籍全都收藏其中保存,供天下人學習鑒賞,而不是讓這些知識流落隱藏在民間蒙塵然后慢慢斷絕,這些學問,有的對,有的錯,有的善,有的惡,我們非是要強迫所有人去遵循一派之言,學習一派之理,而是要在這諸多的學問當中慢慢去領會品味,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真正把華夏先賢留下來的燦爛文化發揚光大,讓大秦繁榮富強,讓天下人為之自豪生在這個偉大的國度……”
陳旭眼光掃過一群激動的博士和大夫,臉色慢慢變的認真無比。
“本侯進行這次投票,也并非就是要為百家先賢排定一個順序,但所謂萬事有法,無論有沒有這個排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這些都是公認的強大學派,而我大秦也正是吸收和融會貫通了這諸多學派理論,最終才有大秦今日之富庶強大,這些都是有目共睹之事,我等要繼承先賢學問,就不能因為太多的門戶之見去排除異己,老子曾與孔子言:知其不同,是見其表;知其皆同,是知其本。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于物之初也。我們繼承了如此多的先賢學問和思想,就需要去融會貫通,要知道不同門派有差異的本質是什么,然后去學習和改進,不容與他人者,他人必不容于己,善待他人者,他人必善待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賢者即為賢者,必不會為自己的順序和位置有任何喜悅和苦惱,只有追名逐利者,才會孜孜不倦去追逐這些凡夫俗子的苦惱,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所以,大賢都是心性豁達之人,他們只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而不會去在乎別人的毀譽,排名第一若何?排名最后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