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是申時,但城門還未關閉,在陳旭的催促下,馬車風馳電掣一般出城直奔清河別院。
八月底安排人回小河村去把老爹老媽還有韓信的老媽、小米一起接來咸陽過寒衣節,但沒想到老爹老媽舍不得河灘上那塊地,想完成冬播之后才動身。
對于老爹老媽的安排陳旭也沒辦法,只能寫信回去叮囑家仆好好照看,家里安排好之后再啟程來咸陽,沒想到這一拖就是一個多月。
十天前他收到信說已經出發,走的是東方道,陳旭推測時間應該還需要至少兩天,沒想到竟然這么快就到了。
等陳旭到家的時候,果然院子里已經熱鬧一片。
“杏兒姐姐,這黃瓜真好吃!”
杏兒虞姬小米陳汐和另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兒正聚在一起吃黃瓜。
小男孩兒面相憨厚與牛大石有幾分相似,正是牛大石的弟弟牛小春,轉眼七年過去,當初一個光屁股的鼻涕娃子如今也長成了半大少年,身穿干凈的嶄新衣服,頭發也梳理的整整齊齊,身上再也看不出當初那種營養不良的饑寒形象,不過吃東西的習慣并沒有改變太多,一根黃瓜啃的滿嘴汁水,滴的衣襟上到處都是,一邊吃還會用袖子擦一下嘴,看起來風格依舊的熟悉。
管家正在指揮一群家仆將許多堆放在馬車上的物品都搬下來運送去庫房,忙忙碌碌到處都是人,因為隨行而來的足有十多輛四**馬車,除開麻將瓷器白紙墨條清河佳釀等鎮上工坊生產的專供陳旭使用的物品之外,還有許多栗子山藥糖果柿餅筍干臘魚熏肉等土特產,都是小河村和清河鎮鄉民的一番心意,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五六車,數量不下兩千斤。
水輕柔、范采盈和挺著大肚子的蒙婉、嬴詩嫚如同群星捧月一般把陳姜氏圍在中間,陳姜氏懷里抱著范采盈生的女兒,眼眸中充滿了慈愛,婆媳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逗弄嬰兒,韓田氏站在旁邊和韓信兩人聊天說話,陳虎則和一個年齡和陳旭相仿的青年站在旁邊,到處觀看著清河別院的一切。
當陳旭的馬車駛進別院的時候,所有的家仆都停了下來行禮迎接,而其余的人都一起圍了上來。
“爹,娘,嬸娘~”馬車還沒停穩,陳旭便一把推開車門從車上跳了下來對著父母和韓田氏行禮打招呼。
“旭兒……”陳姜氏激動的把女兒交給范采盈,走到陳旭面前上下打量一番之后眼圈兒開始發紅,一別又是兩年不見,兒子在她眼中越發的高大和陌生了,竟然有點兒讓她不敢相認。
“見面就哭哭啼啼,成何體統!”陳虎大步走上來一把挽住陳旭的手上下左右看了幾遍,很是滿意的點頭:“不錯不錯,當了左相看起來威風多了,幸虧當年你爺爺帶人幫我把你娘搶了回來,不然我老陳家怎會有如今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