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陽城南門之外一個木器工坊之中,封閉的廠棚里面放著一臺長兩丈高一丈的復雜木工機器。
上面密密麻麻插著數層線軸,這些線軸各自有一根紗線通過幾個束線口之后再繞過通過兩個反向的滾輪進入經線區,經線區有好幾個可以上下活動的密孔綜板,綜板后方是梭板……
看著這個復雜的機器,陳旭頭皮都是麻的。
而此時廠棚之中已經圍聚了數十人,全都是參與研發這架織布機的匠工匠吏和民間工匠,所有人全都神情激動臉皮漲紅,這架機器今天能夠擺在這里,這些人已經嘔心瀝血三年,此時等待清河侯的驗收,一旦獲得清河侯的認可,這將是改善人類生活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里程碑。
“侯爺,這是我們第十版的織布機,經過我們反復驗證,這架機器完全已經達到了您以前對我們的要求!”科學院的一個須發花白的匠吏跟在陳旭身邊小心翼翼的說。
“第十版?!”陳旭錯愕。
“不錯,這是第十個改良型號,因為前面制作出來的總是達不到您的要求,特別是您說的飛梭和提花用的綜板與躡板,實現起來難度太大,因此我們就只能不斷的一樣一樣研究改良,先后請教了許多科學院的同僚和民間巧匠,最后將這些驗證之后的技術都疊加在一起,終于在三天前把這架機器組裝完畢,這架織布機最大一次能進八百根經線,織布的寬度達到三尺,通過連續兩日的驗證,一個時辰可以織出三至五尺,一個織娘一天至少可以織出兩匹布,若是操作熟練早起晚睡趕工,一天三四匹布也能織出來……”
“侯爺您看,最難的就是這提綜和踏板的配合,以前普通的織機只有一個提綜,而且還不是這種密孔提板,需要另外的人配合,但改用侯爺說的躡板之后,織娘只需要輕踩躡板,綜板就會上下移動交錯經線,一下就讓織機的工作方便多了,而且還省了一個人工,這臺織機我們一共設置了四塊提綜板,可以織出間隔不同的織紋,如果繼續改良,還可以增加更多的提綜板和躡板,就可以達到侯爺當初說的提花機的功效,在織布的時候織造出來更多花紋和厚薄不同的布料……”
“最神奇的是這個啊,侯爺,飛梭……飛梭簡直就是神跡啊,飛梭才是提高織布效率的最大的原因……”
老匠吏帶著陳旭觀看這架織布機,指著飛梭的位置激動的都快淚流滿面了,其他匠工也全都滿臉崇拜的看著陳旭,眼神中全都是小星星,就連站在旁邊的兩個織娘都看著陳旭臉頰漲紅,捂著心臟感覺有暈倒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