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人規模的廠,若是放在后世,也不過是普通的城鎮規模。
但放在眼下,除開鋼鐵水泥礦山這種重勞動力密集企業之外,對于廣陵這種小縣城來說,絕對算是首屈一指的超大型企業,人口幾乎有縣城的十分之一,而這些織工每個月都能夠掙兩百多錢,絕對算是縣城的高收入階層,平日有工廠的織娘穿著制服在縣城逛街玩耍,見到的人都非常熱情和禮貌。
這種感覺就和后世曾經的國營工廠的鐵飯碗職工一樣,是人人羨慕加嫉妒的身份。
而一個千余人的大廠每天要保證吃飽喝足,對于后勤來說也壓力巨大,首先要滿足了朝廷制定的三菜一湯的規格,其次還要干凈衛生,最主要的是盡量省錢,畢竟這些費用都是朝廷撥付的,天天雞鴨魚肉那是不可能的,目前的大秦富裕之家也只能保證溫飽,吃一頓肥肉就算打牙祭,一個月能吃上三五次絕對算奢侈。
因此在各種因素下,工廠的后勤其實做的還算不錯,不然陳旭昨天也不會在那么難吃的狀態下還表揚工廠的領導。
對于窮和餓,陳旭是有過切膚體會的,那種餓的饑腸轆轆前胸貼后背想起食物都會滿嘴冒酸水的感覺讓他再也不想去回憶和經歷。
昨天食堂的飯菜的確難以下咽,但卻能保證干凈和吃飽,這就是陳旭最滿意的地方。
但吃飽穿暖僅僅只是所有人最底層的生活需求罷了。
作為帝國吃相,陳旭覺得可以在有限的餐飲費用的基礎上做一個示范,讓工廠食堂隔三差五盡量做一些美味可口的食物改善職工的需求。
而且東南諸郡有蠶蛹這么好一種不花錢就能弄到的高營養食材,在陳旭看來簡直就是上天免費贈予的優質補品,只要加以推廣,經常吃一些也能增強身體抵抗力。
廚房里忙的熱火朝天,整個廠區依舊安靜如同平日,所有車間里的織娘都在忙碌工作,踢踢踏踏咔咔擦擦的織機聲音交匯,奏響著一首大秦新時代的紡織女工之歌。
不過眼下,所有正在上班的女工全都有些心不在焉,甚至包括來回巡視的工長和管事也都心中焦慮不安,在心中不斷推算時間等待下班鐘聲的響起。
不知道午飯清河侯親自下廚制作的會是一種怎樣的美味食物。
牛肉羊肉,似乎太奢侈了……
雞鴨魚蛋,似乎也太奢侈了……
除開這些之外,停留在溫飽階層的織娘們已經想不出更多可以稱為美食的東西了。
不過不能想,因為一想滿嘴都開始沁口水,甚至還會滴落到面前織好的絲綢上。
“侯爺,河蝦全都篩選干凈,接著怎么制作?”一個廚師走到陳旭身邊指著兩大筐已經炒制成紅色的蝦米問。
“很簡單,蔥姜蒜用葷油炒熟,加入河蝦煸炒,起鍋之前放入鹽巴就行,河蝦小干煸易入味,看我先給你示范一遍!”
在陳旭的吩咐下很快一口大鍋生火,等鍋燒熱之后先放入足足一斤融化的豬油,等油足夠熱之后投入小半斤姜絲和蒜末花椒,等炸出香味之后再放入一勺豆醬繼續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