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悲痛欲絕,握緊手中長刀,正欲上前拼殺,只聽后方人馬腳步聲靠近,轉身過去才看見,守衛南門之一的指揮使王矯帶兵前來。
王矯一來就開始發問:“戰事怎樣了?東城為何破了?現在四處在傳總兵戰死可是真的?”
沈復一口氣未提上來,身體一軟又倒下去,方應樓趕緊扶住沈復,把來龍去脈向王矯說了,王矯聽后一拳打到馬槽上,說道:“匡文這狗賊,虧得大家兄弟相稱!可憐老大人,酒席上還與這狗賊喝過幾杯,今日竟就因這狗賊去了。”
沈復悲從中來,眼中盡是恨意,提起兵器就要去拼命,王矯拉住他,道:“沈兄弟,此時城已破,為今之計只能棄城,或待援反攻,或去鄰城共同御敵,如此只能白死。”
沈復大叫道:“別管我,我要報仇!我要報仇!”眾人見沈復已快失去理智,力氣大到快拉不住,王矯一拳打在沈復臉上,大叫道:“沈復!別忘了你的妻兒還在西城客棧中等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東門已破,南北西三處金軍人數驟然減少,趁著落日后些許昏暗的天色,一隊人馬從西門角門離開,徑直離去。
自東門城破已有半日,落日余暉將西邊天空照得一片血紅,此刻地面上已昏暗難辨,六位指揮使已戰死二人,沈固身死東門,其子沈復心智瘋狂,欲拼死復仇,同僚王矯將他拉了回來,施、王、沈、方四位指揮使連同沈復其子洛聞柳在二百騎兵保護下沖出沈陽城,當然為了突圍,另折損了五百兵士。
眾人騎上馬一路狂奔,來到了二十里以外一片胡楊林才停下來休息片刻,雖說剛剛死里逃生,但如此多弟兄折損,臉上卻也無些許高興神色。
少許歇息后,施常杰問道:“各位,如今沈陽陷落,我等該當如何啊?”
王矯道:“為今之計,也只有去其他城池協防,金人計謀都已經顯露無疑,只有咱們去,才能讓其他城郭免受沈陽只難。”
此一提案眾人皆贊同,沈復此時說道:“去鄰城協防縱然甚好,只是目前遼東兵力不夠,大小百城,每城多者二三萬,少則不到一萬,各城池尚且自顧不暇,面對金人十萬大軍如何守得住?”
施常杰道:“咱在沈陽不是砍了他兩萬嗎,加上重傷戰損,怕他有三四萬不能上陣了,遼東大小百余城,一城折他一萬,十城就拼光他了。”
沈復道:“咱們有援兵,他后金也有援兵,遼東富庶,山林稻麥取之不盡,人丁更是七八百萬,不光金人,現在蒙古人,漢人,都有投靠后金的,加起來整個后金兵力五六十萬,你難保證百十座城池都有抗金之心?怕是已經有不少已經投降了。”
這一番話,讓眾人都陷入了沉思,沈復又道:“為今之計,只能一面協防,一面求援,錦州目前有軍二十多萬人,且近十萬人都是遼東精銳,總兵馮昭,手下一人名叫吳襄甚是驍勇,若是能夠讓錦州及山海關馳援,遼東危局可緩,你們誰愿去錦州?”沈復頓了一頓說道:“兄弟們,無論誰去錦州,請帶上家小,兄弟在這里謝過了。”
大家面面相覷,只聽得馬隊中一人道:“我去!”
眾人往那邊看去,才知是那小旗官宋錦,宋錦站起身抱拳說道:“當日嫂子是我帶進沈陽的,也該由我帶離沈陽,將軍放心,娘兒倆誰少一根頭發,我砍一根手指。”
此時洛聞柳站起來,說道:“宋大人,妾身就不去了,這里有一枚印信,只求大人在求援后去一趟瀛洲,那里渡口旁有一個茶攤,將這個印信和孩子交給攤主,我就陪著誠哥去臨城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