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絡看此情形,不禁直搖頭,左良玉見沈
(本章未完,請翻頁)
絡這般模樣,便有些好奇道:“沈使君進城才沒多久,就搖頭不止,莫非對這樣的鋪排有些疑問?”
沈絡聽左良玉這樣問,便說道:“疑問倒是沒有,只是左將軍,沈絡竊以為,如此安排,大為不妥。”這句話讓左良玉來了興趣,說道:“哦?有何不妥之處?我倒想聽聽使君的想法。”
沈絡聞言,便緩緩說道:“用兵者,并非只是善于行軍陣戰,士氣也是極其重要。士氣也并非只是軍士之氣,將士兵卒,黎民百姓,甚至是一草一木之氣。現下太原城中如此鋪排,將士疲憊,百姓自危,倒將整個城池乃至整個太原府弄了個風聲鶴唳,還未等到李闖打來,自己倒將自己的士氣殺了個片甲不留,屆時又談何一鼓作氣迎戰李闖?”
左良玉一聽這話,頓覺眼中一亮,說道:“是了,我等久戰李闖,竟只顧戰場形勢,卻忽略了這樣一大根基,著實有些偏頗了,使君以為該如何鋪排為好?”
沈絡見左良玉一問,便立即說道:“沈絡認為,應當立即撤銷城中崗哨,加強城門處戒嚴,百姓出行不必盤問阻攔,只需在軍機重地安排人手,防止百姓誤闖,也可極大降低細作威脅,同時,安排少量暗哨,發現行跡可疑之人立即上報,非到必要之時不做任何動作,以免打草驚蛇,每次哨戒人手不能超過城中兵士的三分之一,白日里兩輪巡邏,每輪四個半時辰,夜里一輪巡邏,只需三個時辰,操演時間減少,保證每個士兵都有足夠休息,這樣方能有抵御李闖之力。”
左良玉聽后點點頭,說道:“讓使君加入,看來左某是做對了。”說罷,左良玉當即一挑車簾,對外頭的人說道:“趙將軍,就按照方才沈絡說的做,還有,今后他就在你的麾下了,如何安排他是你的事情。”
窗外一聲應諾,那人便拍馬走了。
左良玉口中那趙將軍,名叫趙小敏,是陽泉衛的一名千戶,年紀只比沈絡大了兩歲,卻是左良玉手下的得力干將了,當年在潼關,還只是一個總旗,孫傳庭將軍出兵剿闖,殺入闖軍領地之時突發暴雨,軍隊前進不得,糧草供給不能,軍心大亂,被闖軍兩面夾擊,趙小敏指揮麾下五十人保護孫傳庭,在七百闖軍的追擊之下將孫傳庭迎回潼關,孫傳庭特擢升其兩級,官至千戶。
而后,朝廷內有亂臣彈劾孫傳庭在陜西擁兵自重,還四處籠絡戚家軍舊部,妄圖謀反,然則孫傳庭與韓慕青二人收攏的戚家軍全部到了潼關戰場,皇帝對孫傳庭猜疑更甚,命其一個月出兵剿闖,最后倉促間出兵,導致各種準備不足,面對闖軍后折損四萬,無奈再次退回潼關。
后來,闖軍用之前柿園、汝州截獲的明軍軍旗騙開潼關城門,孫傳庭血戰殉國,趙小敏背著孫傳庭的尸身一路狂奔七十里地,將孫傳庭的尸身葬在一處荒郊,就在這時,趙小敏與左良玉在運城衛郊外相遇,左良玉感念趙小敏忠心和才干,將趙小敏原職納入麾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