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書院。
“公子,廚神道場那邊送飯過來了。”
龔常侍將飯菜送到涼亭中之后,朝著公子笑道:“今天的菜色很不錯的,有魚有肉,而且香味濃郁,看起來像是廚神小娘子自己親自下廚做的。”
“四菜一湯,她那后面半句話叫什么來著?”飯菜的香味打斷了公子的思緒,轉而看著擺在涼亭上的這四道菜,嘴角勾出一絲奇異的弧度。
“對,就叫老干部下鄉!”龔常侍的記性很好,李青檸只說了一次,就被快速記住,此時看著公子笑道:“就是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天知道她那腦瓜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這么出圈的詞匯自然是任由他聰明絕頂,也不可能知道,所以公子拿起筷子一一嘗了起來。
“確實是她自己的手筆。”按照約定,香山書院這些學子的飯食由廚神道場負責供應,這實際上是兩全其美,不但解決了香山書院的難題,也讓廚神道場內每天只做的菜肴有了一個可以供應的場所,避免浪費。
但是前幾天送來的,和今天差別很大,對于公子這樣的人來說,自然是一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只不過,他很快想到了別的上面,轉而自言自語道:“每日一餐,卻有魚有肉,而且還四菜一湯,她的本錢能支應過來嗎?”
“公子這是在關心廚神小娘子?”龔常侍就在一旁伺候,此時聽到這句話,頓時有些疑惑自家主子的心思,轉而搖頭道:“公子不是說——”
“你明日過去告訴她,本宮不占她的便宜,以后我的飯菜必須由她親自出手制作,不過,我付錢,需要多少,給她。”
公子沒有理會龔常侍的詫異,吃了幾口飯菜之后起身緩緩走進香山書院的教室。
香山書院是清水縣唯一一所蒙學,存在時間足有百年之久了,因為地處偏遠,而且周邊百姓大多都是窮苦百姓,很少有人愿意花錢送孩子前來就學,所以一度停辦。還是馬春華接任縣令之后,號召城內幾個富商出資接濟,這才聚攏了二十多個學子,其中有一半還是這些富商家的子弟。
只不過商人子弟三代以內不得科舉,所以這些富家子弟大多也都是學些文化,然后回家繼承家業,所以學習的風氣不太濃厚。公子前來之后,自己明面上充當了香山書院的院長,同時將這些不愛學習的富家子弟給單獨編組成一個班,剩下的那些愿意學習的貧家子弟,他自己出錢給人當學費,也不知道從哪請來了幾個老秀才,這才將風氣給稍稍整肅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