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位于青州南部,地域遼闊,中央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官制實行郡國并行制。
百官大會,乃是大漢王朝一年一度的盛事。
在百官大會這一日,漢朝舉國的文臣軍將都會匯聚在長樂宮之前,將這一年的所有政務進行匯報督察,接受皇帝的盤問。
甚至,各級官員若是犯了錯,也免不了彈劾貶級。
所以,每一次百官大會,各大官員人人自危。當然,若是有功者,自然也會封官加爵。
咚——
清晨,當一道巨大的鐘聲在皇宮之中反復回響,長安城東西南北城門各自敞開,一些地方官員紛紛進宮覲見。
這些官員皆是官服整齊,一個個手持玉圭,步入宮中。
先帝劉玄駕崩以來,三公以皇太子劉典年紀尚小為由,代為處理政務。換而言之,劉典這幾年,一直在三公的操控之下。
三公九卿制度下,共有三位丞相級別的官位。
魏無相,身居太尉,也叫魏太尉,管理軍事,執掌虎符。
仲寇,身居丞相,管理政治,執掌上古九節鞭。
卜元,身居御史大夫,監察國內事務,執掌白玉圭。
這三公老謀深算,城府極深,暗地里各自執掌政權,除了彼此之間相互制衡,也在企圖瓦解侵吞劉典手中的王朝。
他們培養出了不少門徒親信,所以朝內的官員大多都是他們的勢力,可以算是權傾朝野。
好在,有禮樂制度維持,這三個老家伙彼此之間制衡,短時間內也不敢有大動作。
今日,長樂宮之前的天闕玉臺人聲鼎沸。
天闕四周,一共十八道銘刻著獸紋的石柱巍峨矗立,氣勢壯闊。玉臺的四個方位,分別擺放著青龍玄武朱雀白虎的金像。
位于中央地帶,則是豎立著一道巨大的石碑。這一道石碑,便名為“天闕碑”。
天闕碑之上,銘刻著劉氏祖籍,傳聞這一座碑可以通靈,將靈魂引往極樂世界。
一些官員八抬大轎進宮,朝著這邊區域徐徐走來。一列列官員排開,將天闕占滿。
這些官員,都是大漢王朝一些職務較為高級的官員。
正前方,位于石階的頂端,劉典身穿龍袍,意氣風發,端坐在龍座上。此刻他神情冷漠,目光掃視著下方。
一側,三公赫然再列。
魏無相三人抿了抿嘴,嘴角挑起一抹陰笑。因為,這百官大會,一切都在他們的控制之下。
屆時,他們會極力打擊劉典親信實力,提拔與自己有所交集的官員,擴大勢力范圍。
只是,劉典暗暗瞧了這三只老狐貍,內心也是冷笑不已。
今日,他可是準備了不少底牌,這幾個老家伙若是不開眼,就殺雞儆猴,震懾一番。
“太子,待會百官大會開始,您只需在一側觀摩即可。”
魏無相朝著劉典拱了拱手,笑瞇瞇道。劉典依舊是一副冷漠的樣子,甚至沒有回話。
魏無相內心冷哼一聲,眼神微凝,知趣后退。
“這幾個老不死的,還想操控我,今日正好殺殺你們的銳氣!”
劉典袖袍之內的拳頭暗暗握緊,眼神不可察覺地劃過一抹鋒利的光芒。
目光掃視,天闕附近設有車騎、步卒守衛,以及兵器、旗幟等。功臣、列侯、將軍及其他軍官在西列隊,向東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東列隊,向西而立。
官員面對著劉典,大行依爵位高低宣示來賓上殿,自諸侯王以下,各人無不肅然起敬。
咚——
“微臣參見皇太子!”
這時,鼓樓之上的鐘聲再度響起,聲音回蕩。所有官員整理著裝,接著匍匐在地,叩拜幾下,再度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