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福克斯七層辦公室里,突然安靜了下來,幾人互相對視了一會,聽到《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提前場票房后,安靜的簡直是呼吸聲都能互相聽到。
要知道,這只是提前場而已,《虎膽龍威3》的780萬美元的成績,就已經非常讓人激動了,可競爭對手的1580萬美元一出,讓幾人就像是吃了個死蒼蠅一樣惡心。
作為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他們都明白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自己這邊在影片還沒正式公映,就被徹徹底底的碾壓了。
“怎么可能有導演的影迷,瘋狂到包下整個影城?”布魯斯-威斯利有些難以置信,一臉懷疑的表情。“不會是華納兄弟出手在托票房吧?除非那些影迷真的瘋了,不然怎么會有這種事?!”
作為好萊塢的大明星,布魯斯-威斯利絕對不相信這回事,如果說因為影迷喜歡,就去包下整座影院這件事,發生在湯姆-克魯斯身上,他可能都不會表現出懷疑。
九十年代中期,正是好萊塢超級巨星最有號召力的時間點,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影片,只要有超級巨星加盟,制作上不犯錯誤的話,票房總歸是有保證的。
可韋恩-格林伯格是個導演!
這種幕后工種,如果放到十多年前,公眾影迷基本不會特意去關心,什么時候導演也能有超級巨星一樣的號召力了?這太讓人沒法相信了。
“不,這份調查報告上的數據不會有水分。”湯森-羅斯曼臉色如水,陰沉的有些不太自然。
影片上映初期,制作團隊或者制片公司出手托票房,這種事也算比較普遍,大多數都是為了宣傳需要,和后續更大的收益。
可這些圈內的小手段調查公司都清楚,他們提供的數據,一般都會去除這些額外的數字,只會提供真實可信的數據和消息。
相比于《虎膽龍威3》的導演和主演,湯森-羅斯曼感覺非常不好,種種現象都表明,自己這次的選擇有可能出現了錯誤,最早就應該跟其他大小公司一樣,避開這部恐怖的超級英雄。
哪怕早期賠上幾百萬前期投入,恐怕也比自己這部本來能夠上億票房的影片,后續被擠壓的沒有生存空間更好。
可惜事已至此,他沒辦法把這些想法說出口,既然已經選擇錯了檔期,那也只能掙扎到底。
這只是他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對于《虎膽龍威3》充滿信心的人很多,不只是影片主創團隊,就連公司高層也有很多人,都對競爭充滿了信心,覺得最多就是分流影迷,至少不會輸。
“我們的提前場口碑非常好,這可是觀眾口碑,院線市場的第一手真實銷售數據。”坐在辦公桌前的約翰-麥克蒂爾南說道,這是他最主要的信心來源之一。
“所以,只要不出現觀眾口碑崩塌的事,我們的影片必然會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