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斯-威斯利拋開詫異的情緒,輕輕點了點頭,如果只論提前場口碑的話,這部影片算是商業片中罕見的高,而第一手影迷口碑,確實是轉化票房的最好憑證。
這樣優秀的影迷口碑,再加上完全能提現影片質量的780萬美元票房,幾乎已經算是他主演過的所有影片中,最好的一次市場表現了。
“別高興的太早!”
坐在老板椅上的湯森-羅斯曼,并沒有同意他們的觀點,他的臉色一點也沒有變好。看了兩人一眼,打開抽屜拿出了一根粗大的雪茄,點燃后他才發覺,這次的雪茄沒有一絲勝利的味道。
發現對面兩人不解的看著自己,他也懶得再去念調查數據,沒有了剛開始時的好心情,干脆把第二張打印紙,推到了約翰-麥克蒂爾南面前,讓他自己看。
“根據調查公司獲得的數據,《蝙蝠俠:開戰時刻》放映結束后,共計向影迷發放了超過4000張以上調查問卷,回收了也不低于4000張以上。
選擇A以上評分的影迷,占到了總調查問卷的百分之九十三!選擇其他的影迷,也大多是都是B或者B-評分……”
約翰-麥克蒂爾南的聲音越來越小,這可不是一件好消息,如果對方不管是影迷口碑,還是票房數字都碾壓自己的影片,《虎膽龍威3》很可能會出現票房大跳水。
好萊塢已經用無數次案例證明了,不怕影片受眾不同,那樣只會出現兩部影片票房都不錯的情況。就怕出現碾壓式的影片對比,那樣無論是媒體還是影迷,都會下意識的選擇忽略被碾壓的影片,只把目光放在成功者身上。
這本是一種贏家通吃的游戲,多少年的市場規律都是如此。
“看到了吧。”湯森-羅斯曼想著可以利用的辦法,吐出一大口苦澀的濃煙。“情況可不像你們想的那樣好,如果明后天我們的影片口碑下降過快,首周末票房超不過四千萬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說不定北美票房都過不了億!
看調查報告的最后面,對,就是那里。觀看《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影迷群體,幾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電影消費的主力軍年輕人,這對我們絕對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可能發生,他的話就像是一盆冰水,瞬間澆到了約翰-麥克蒂爾南頭上。
《虎膽龍威3》的制片成本高達九千萬美元,如果想要通過票房收回成本,全球的總票房數字,至少要高于制片成本三倍以上才有可能。
而票房分成最高的北美院線市場,可以說是重中之重,這是基本盤,如果北美的票房數字都不夠高,影片在海外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自從進入九十年代后,看似好萊塢影片在海外攻城略地,可高票房的大賣影片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只有北美先獲得成功,有了足夠大的影響力,在海外其他國家地區才會緊跟著成功。
至今為止,就算去掉全球票房最高的《小丑》和《侏羅紀公園》,其他表現好的影片,也全都沒有逃脫這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