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數學界,同樣是這個規矩。
好在歐葉不差錢,她的手稿42頁,最終擴展為405頁的論文。她付得起印刷費、版面費以及快遞費。
當年的阿貝爾面對大佬的質疑時,顯的比較自卑。
一方面是窮,另一方面或許跟阿貝爾是白羊座有關。
富裕的處女座歐葉站了起來,她走到報告廳的黑板前:“我來解釋一下,蘇院士的疑惑。”
眾人望向黑板。
歐葉拿起粉筆寫寫畫畫。
她首先畫了一個標準的直角三角形,三條邊長是3、4、5。
很明顯,這是畢達哥拉斯三角形。
這個經典的三角形蘊含一個定理:在斜邊d=5的情況下,不存在邊長為整數而面積為5的直角三角形。
“這是……中學生的幾何方法?”小黃暗道,解釋千禧難題級別的BSD猜想,莫非要從中學數學切入?
水木團隊亦感疑惑,他們默默不語,保持關注。
緊接著,歐葉又畫了一個直角三角形,邊長分別是3/2、20/3、41/6。
這個三角形同樣蘊含一個定理:存在一個邊長為有理數而面積為5的直角三角形。
有理數是一個整數a和一個正整數b的比,這是中學數學的教學內容。
畫兩個中學生都懂的直角三角形,就能解答蘇院士團隊的疑惑?
不,并不能。
歐葉筆鋒一轉,在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她寫出了一個代數證明式。
刷!
蘇院士猛然起立,他的身子微微顫抖,他的雙眼精光閃爍。
越簡單,越復雜!
越復雜,越簡單!
BSD猜想本身被深埋在極其高深的數學領域,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最基礎的數學原則出發,去解釋BSD猜想。
無窮無盡的橢圓曲線有理點問題抽絲剝繭,竟然符合古希臘的經典幾何設定!
兩個直角三角形,一個代數證明式。
足矣!
蘇院士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沖到歐葉面前,他緊緊握住歐葉的手,激動道:“朝聞道,夕可死。我懂了,我明白了,謝謝你,歐葉!”
“蘇老爺子,我應該謝謝你。”歐葉真誠的說到。
“哈哈哈哈!”蘇院士仰頭大笑,隨即對他的團隊說:“小的們,繼續干活!兩個禮拜之內,咱們要完成《強BSD猜想證明》的解釋工作!”
小的們面面相覷,高手之間的過招,果然很深奧啊。
不管小的們懂不懂,反正蘇院士是懂了。
在蘇院士的指導下,水木數學團隊緊鑼密鼓的推進《強BSD猜想證明》的解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