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臥床養病期間,穆勒教授前來看望,喬納斯前來看望,就連瑪麗也來了。
“希望你能盡快好起來,身體上,以及心態上。”穆勒教授說到。
“你得學會享受生活,沈奇,生命中除了數學還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喬納斯說到。
“總而言之,健康勝過一切。”瑪麗說到。
“謝謝,謝謝大家的祝福和關心。我會好起來的。”
養病的這幾天,沈奇算是想通了,一意孤行死路一條。
除非自己具備天下無敵的實力,也就是系統設定的“無敵的我如此寂寞”、“在非人的領域同樣無敵”這種等級。
事實證明,以10級的數學等級強行破解黎曼猜想,只落下四面楚歌的被動境地,還把自己逼出內傷。
事實同樣證明,黎曼猜想配得上千禧難題之一。
那么容易被證明就不叫千禧難題了。
“還是腳踏實地一些吧,做一些基礎課題的研究,發幾篇普通論文找找感覺。有些事情強求是沒用的,隨緣。”
沈奇逐漸調整心態,上上課,散散步,順便考了個新澤西州的駕照。
買了輛二手雪佛蘭,沈奇有事沒事就開車出去轉轉,最遠的一次開到了康州,買了幾件紀念品。
這段時間沈奇也在反思總結,為什么會把自己弄的這么苦逼?
17歲之后一路順風順水屢創佳績,學霸光環在頭頂閃閃發光,21歲在四大期刊上**文,獲得陳省身數學獎。
這四年是開掛的四年,沈奇收獲了很多榮譽和稱贊,被譽為中國數學新星。
一個年輕人在短短幾年內獲得了別人一輩子也得不到的東西,心態會有變化。
沈奇正在努力調整心態,試圖找回初心。
初心是什么?
安靜的、平靜的當學霸,尊重數學的客觀規律。
看來沈奇已經平靜下來了,即便他寄予厚望的論文《orbifold基本群來刻畫辛orbifold群胚》被《數學學報》打了回來,他也沒有太過抓狂。
論文寫的不好,那得修。
自己存在問題,那得改。
“我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人,我也存在缺點,穆勒教授,請你幫我看看這兩篇論文。”平靜下來的沈奇找到了穆勒,帶著兩篇論文。
一篇是關于高維Fuchsian群基本域的研究,另一篇是關于可收斂到穩定同倫群中非零元的研究。
兩篇論文都是群論相關的課題,屬于基礎研究,算不上極其高深,卻也具備一定的研究價值。
本來沈奇是想做成一個課題,寫著寫著寫成了兩篇論文,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論述他對群論的觀點。
“看來你的自我調節能力不錯,這兩篇論文沒有什么問題,細節上稍微處理一下就可以了,這里,還有這里,對嚴格拋物元和嚴格雙曲元給出基本域的構造方法,需要細化。”穆勒教授提出了中肯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