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立即修改。”沈奇虛心接受意見和建議。
“不得不說,沈奇你是個數學天才,你寫論文的速度太驚人了,即便在恢復階段也如此驚人。”穆勒教授說到。
沈奇說到:“穆勒教授,我覺得我應該積累到足夠的學術經驗后,再向一些世界級的猜想發起沖擊,是比較合理的做法。”
“誰說不是呢,我早就跟你這么說了!”穆勒教授笑了起來。
“謝謝穆勒教授,我決定博士階段依舊選擇你為我的導師。”
改完稿子之后,沈奇將兩篇群論的論文投去了《太平洋數學雜志》以及《美國數學匯刊》。
兩家都是美國的數學期刊,其影響力與國際四大數學期刊有一定差距,但在美國國內屬于TOP10的期刊。
生活重新歸于平靜,沈奇之前想著兩個學期拿到普林斯頓數學系碩士學位,現在他不這么刻意了,順其自然吧,為什么要這么心急呢?做研究切忌心急。
當一個人非常固執干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欲速不達。
當他真正沉淀下來,那便海闊天空。
沈奇正在經歷一場心靈上的蛻變,這與開不開掛無關,只與人內心深處的那一根弦相關。
就在研究生第二個學期即將結束時,沈奇收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獲得了福特獎。
這個獎項由美國數學協會頒發,對過去一年中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學者頒發獎項,需要繳納2萬美金的評選費用。
沈奇在幾個月之前已經交錢了,從穆勒教授的科研經費中撥款,報名參加福特獎的評選。
為節約開支,美國數學協會并不組織頒獎典禮什么的儀式性活動,這一屆六位福特獎獲獎者的名字刊登在《美國數學月刊》上,這是美國數學協會主辦的一本期刊。
福特獎證書郵寄到了普林斯頓數學系,沈奇正在欣賞這本精美的證書。
“福特獎證書還是挺漂亮的。”沈奇將福特獎證書收藏起來,和陳省身數學獎的證書放在一起。
2萬美金反正不是自己掏錢,福特獎它大小算是個獎項,卻也不是無名之輩交錢就能獲獎的。
沈奇有普林斯頓背景,拿過中國的數學獎項,關鍵是他有干貨,他關于沃什猜想證明的論文刊登在《美國數學會雜志》上。
系統:“新成就!宿主獲得美國數學協會頒發的福特獎,基礎獎勵35萬點學霸積分,乘以數學主天賦2.0,最終獎勵70萬點學霸積分。結余1018810點學霸積分,請宿主確認。”
“這……花錢弄到的福特獎,基礎獎勵居然達到35萬點學霸積分,比陳省身數學獎的基礎獎勵多5萬點。”
沈奇覺得這有些不合理,但還是接受了這一事實。
不管如何,花錢搞來的福特獎是個國際性獎項,這個獎項頒給任何國籍的數學研究者。
陳省身數學獎是中國國內的獎項,只頒發給國籍為中國的數學研究者。
120萬點學霸積分,可以將數學10級升為11級的大師級。
拿了個福特獎,加上之前攢下來的30萬多一點學霸積分,沈奇發現自己又快要升級了。
“穆勒教授,請問類似福特獎這種需要繳納評選費用的國際性獎項,還有嗎?”獲獎后的沈奇請穆勒教授吃飯,以表心意。
“沒了,放眼全球僅此一個,最近二十幾年美國數學協會想錢想瘋了,才設置這么個規定。1995年之前,福特獎不需要交錢參選,每位獲獎者還能獲得1萬到2萬美金左右的金錢獎勵,這筆獎金是不用交稅的,多么純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