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杰:“賣水果的,開了個很小的水果檔,也就是路邊攤。非技術類的中國移民在美國只能干這些事情,開超市,做餐廳,賣水果,主要的活動范圍限于唐人街。但是如果,有錢那可不一樣,在美國只要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美元是最公平的,它對所有膚色的人種一視同仁。”
“阿杰,你這么愛錢,按理說不應該選擇數學專業,除非你后期轉入應用數學,那倒是有發大財的機會。”沈奇對于馬克杰的定位是,聰明、機靈、對追求財富有強烈**。
“對啊,我當然是要發大財的嘛,嘿嘿嘿。”馬克杰并不掩飾對財富的渴望。
“阿杰,其實你很有才華,你來自于一個普通的華人家庭,憑借自己的本事考上普林斯頓,這并不容易做到。來,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做道題吧。做出來了,我再加十美元,做不出來,你今天最多也就是收獲十美元了。”沈奇在黑板上畫了個幾何圖案。
“這……老板,你這十美元好難賺呀,比我當導游辛苦多了!”馬克杰發現自己被坑了,沈老板好有心機啊。
歷經千辛萬苦,燒死了無數腦細胞,馬克杰極其疲憊的離開沈奇的公寓,手中緊緊攥著來之不易的二十美元。
沈奇看著黑板上的答案笑了起來,人才,人才難得。阿杰這種人才應該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持續關注。
沈奇的角色在老師與學生之間切換,上午他是導修老師,下午是博士研究生。
跟任何一個星期三一樣,數學系大樓三樓的咖啡廳高朋滿座。
博士研究生們跟教授們高談闊論,從NFL到美網,從醫療改革到誰家的狗做了絕育手術。
數學當然是最主要的話題。
今天的數學話題是,請說出三位普林斯頓數學家的名字,他們分別代表最聰明、最出名、做出的學術價值最高。可以提名自己。
擁有最聰明大腦的天才不見得最出名,最出名的大人物不見得做出了最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這是費佛曼主任臨時制定的游戲規則。
“我心目中的三位人選是,哥德爾最聰明,納什最出名,米爾諾教授做出的學術價值最高。”費佛曼主任起了個頭,他先說出了三個名字。
哥德爾和納什已不在人世,而約翰-米爾諾教授就坐在咖啡廳內。
米爾諾老爺子八十多歲了,頭發胡子全白,雪白雪白跟圣誕老人似的。
說哥德爾最聰明,在座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們一半反對一半贊成。
穆勒和沈奇是贊成的那一半,他倆是哥德爾的徒弟,以及徒弟的徒弟。
說約翰-納什最出名,在座九成的人投贊成票,《美麗心靈》都拿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了,納什能不出名嗎?
說約翰-米爾諾教授的學術成果最高,包括沈奇在內,在場的所有人均投出贊成票。
米爾諾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全部就讀于普大數學系,畢業后在普大任教,期間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修煉了幾年,然后返回普大繼續做研究。
據說米爾諾這輩子從沒在課堂上完成過任何一個證明,他不在乎細節,他的過人之處是建立系統。
因為對微分拓撲系統、K理論和動力系統做出了巨大貢獻,米爾諾收獲了菲爾茲獎、沃爾夫獎、阿貝爾獎。
F+W+A三大滿貫集一身的超級大牛米爾諾教授,誰敢說老爺子的學術成果不是最高?
不想在普林斯頓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