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宣稱他即將解決哥德巴赫猜想1+1問題,估計也是個大忽悠。
然而能在四大之一的《數學學報》上**文,說明克里斯具備很強的數學實力,至少他已開始著手攻克哥猜1+1。
基礎理論研究就是這樣,在無數次天馬行空甚至荒謬的遐想中,沒準哪次就邂逅了那個正確而迷人的答案。
周圍的人皆很努力,也具備野心和抱負,沈奇不敢小覷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說不定這哥倆哪天真就撞大運了。
名垂青史的科學家出名之前,有不少都是無名小卒,比如說愛因斯坦,他發表量子論的這一年,就職于瑞士伯爾尼的一家專利局,是一名剛轉正的普通技術員。若干年之后,愛因斯坦26歲的那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跡年”。
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兩人端著咖啡去另一張小桌上繼續交流,威騰來到沈奇的這張桌子,問到:“奇,你最近在忙什么?”
“起草一部數論史,以及準備博士畢業答辯。”沈奇覺得今天的逼沒裝好,人家都楊-米方程和哥猜了,自己的研究卻平淡無奇。
“奇,這幾個博士研究生中,你應該是最早獲得PhD的那位。”威騰看看喬納斯,又瞅瞅不遠處的塞巴斯蒂安和克里斯。
“我想是的。”喬納斯說到。
“或許吧。”沈奇說到。
威騰問到:“博士畢業后有什么工作打算?”
沈奇笑道:“那得看普林斯頓是否肯雇傭我。”
威騰朝沙發上的查爾斯-費佛曼主任招了招手,費佛曼主任走了過來坐下。
威騰指了指沈奇,說到:“查爾斯,他需要一份普林斯頓的工作。”
“奇,那你得從數學系的講師做起。”費佛曼說到。
“當然,我知道規矩。”已經是助教的沈奇清楚流程,講師、副教授、教授的逐級晉升需要時間和業績。云威、陶哲軒這些破紀錄的最年輕教授們,都經歷過講師、副教授的階段。
“成為講師,你需要具備單獨開課的學術能力,那么奇,請告訴我,你在哪門課程上具備最強的實力?”費佛曼主任輕描淡寫的問到。
很多時候,數學系人事任免之前的面試都是在咖啡時間中進行的,看似聊天扯淡,實則暗藏考驗。
沈奇回答到:“其實我所學甚雜,本科階段發表的十篇論文涉及微分學、積分學、級數論、線性代數、同調代數、歐拉-泊松方程等領域,可以歸為三個數學分支,即數學分析、代數學、數學物理方法。”
“在普林斯頓讀書期間,我發表了四篇論文,即沃什猜想證明,兩篇群論相關的文章,以及巴赫拿空間中的‘穆勒-沈定理’,這又涉及三個分支,即數論、抽象代數、泛函分析。還有篇‘沈氏近迫定理’的論文目前正在評審中,大方向上也屬于泛函分析。”
“上學期我帶了一個二年級學生的非歐幾何導修班,非歐幾何屬于幾何學分支,我輔導的還算不錯,十二位學生的非歐幾何綜合成績為二年級同期最高。”沈奇陳述客觀事實,算是面試中的專業特長概述吧。
“所以,查爾斯,愛德華,我也很苦惱,上面所列舉的七個數學分支總共包含三十二門細分課程,我想我都具備單獨開課的能力。”沈奇無奈的搖搖頭,雜家雜學,他也不知道三十二選一該選擇誰?
費佛曼主任陷入了沉思:“奇這種全能型的數學準博士,確實很罕見。你覺得呢,愛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