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至少讀一年才給發放PhD,講師至少干一個學期才允許應聘教授或副教授,這就是普林斯頓的底線。
費佛曼、威騰兩位大佬似乎已幫沈奇規劃好了未來幾年的職業道路,沈奇沒有異議,他得在普林斯頓呆上一段時間,至少要呆到歐葉獲得博士學位的那天。
至于沈奇的博士答辯,其實就是走個程序了,憑借兩篇四大期刊論文,至少能應聘到普大的副教授職位吧,區區博士答辯還不是小事一樁。
在喝咖啡的閑聊時光中,兩位大佬內定了沈奇將來的講師崗位,一切順利的話,沈奇將在今年秋季正式上崗。
聊著聊著,沈奇聊到了他的“沈氏近迫定理”:“巴拿赫空間中的‘沈氏近迫定理’,我在圣誕前夕將這篇論文投去了《數學發明》,目前正在評審中,這是我最新的一篇論文,我知道規矩,期刊那邊通過了不算,普林斯頓通過了才算。”
威騰問到:“巴拿赫空間中的‘沈氏近迫定理’,主要的結論是什么?”
沈奇在黑板上寫到:
H={x*∈X*:x*(x0)=x*(x0)=1}
……
故z*α(x0)=1→z*α(x0)=1→z*∈H,x*?co^ω*(B(X*)/B(x0*))
沈奇進行說明:“由此征得,X*的每個ω*閉凸集是逼近緊的切比雪夫集。我將此結論暫且命名為‘沈氏近迫定理’,最終的命名需要得到IMU的認可。在黑板上我只能寫出核心概述,論文全文我可以隨時遞交給威騰教授和費佛曼主任審閱。”
“奇的這個證明,是正確的。”行家看一眼,擅長泛函分析和空間理論的威騰認可“沈氏近迫定理”。
“《數學發明》是嗎,這太有趣了,奇,你將擁有第三篇四大期刊論文,而這一切,你只用兩年不到的時間就做到了。奇,你今年的年齡是?”費佛曼主任問到。
沈奇:“22歲。”
費佛曼主任點點頭表示稱贊:“了不起。”
沈奇和威騰喝咖啡不說話,他倆都知道,最了不起的是費佛曼主任。
22歲時的費佛曼已晉升為芝加哥大學的正教授,22歲時的威騰是普林斯頓物理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22歲時的沈奇是普林斯頓數學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
費佛曼是天才兒童,威騰和沈奇屬于大器晚成。
周三咖啡時間,裝B時間,裝到最后的大贏家是費佛曼主任。
咖啡時間結束之前,費佛曼問到:“對了,奇,過段時間在NASA有個國際性的學術大會及頒獎儀式,科學突破獎和新視野將不知你聽說過沒有?”
“聽說過。”沈奇有點小驚喜啊,莫非又來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