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復雜性》引起了愛德華-威騰的重視,他審閱過論文之后,立即安排沈奇的博士畢業答辯。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物理部。
三位老者坐在一起,他們中最年輕的威騰也快70歲了。
三人都是狄拉克獎章的獲得者,狄拉克獎章是理論和數學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不授于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獲得者。
威騰比較特殊,他獲得狄拉克獎章之后,又過了近十年,榮獲菲爾茲獎。
沈奇這輩子沒有機會領取理論物理的最高榮譽狄拉克獎章,他已獲得菲爾茲獎。
沈奇很重視今天這場答辯,他所面對的三位答辯官是理論物理界最權威的專家。
威騰先做開場白:“奇,你的論文《論復雜性》,我們三個老家伙都看過了,這場答辯省去答辯者陳述部分,我們將直接提問。”
“好的,威騰教授,卡倫教授,莫提斯教授。”沈奇點點頭,準備應答。
“奇,你在論文中提到,自然界中大部分現象應該用無窮維的空間微分方程描述,而其中的難點是混沌解,說說你的混沌解吧。”率先提問的是卡倫教授。
沈奇回到到:“混沌是隨機行為,精確找到高維度的混沌解十分困難,比如說天氣預報,雖然大氣的運動是由確定性的方程所決定,但由于初始條件無法被精確控制,混沌解的存在植根于對初始條件非常敏感,從而導致長期精準的天氣預報不可能實現。所以我們最好還是先聚焦低維度的混沌系統,相對來說容易實現精準控制。我在論文中論述了一些構想,看上去還不算最完美,它或許將耗費我很長一段時間去完善。”
莫提斯教授接著說到:“奇,我更關心的是,你論文中所提及的實空間湍流。”
“嗯哼。”沈奇笑了笑,隨即答到:“湍流確實與混沌有關,但是對于一個表現出湍流的系統,它被認為是對時空混沌的表現,我在論文中給出了低維度湍流系統模型,我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實際用途,應用層面的事情交給應用學家去處理吧。”
“奇,看來你也怕麻煩。”威騰笑道,他接著問到:“你這篇論文的跳躍性很強,論述的是極其深奧的復雜性原理,全世界能看懂你這篇論文的人應該不多。我想問的是混沌、湍流跟宇宙之間的復雜性聯系,你在論文中是有所提及的。”
“宇宙的均勻性并不適用于宇宙的每一處細節,如太陽系、銀河系甚至星系團,在遠離宇宙物質的地方,時空幾何是閔可夫斯基時空,我試圖找到混沌、湍流跟廣義相對論之間的具體聯系,我也這么做了,并推導出一個怪異的方程……”
沈奇對答如流,他和三位頂級理論物理學家,討論著全世界沒幾個人能明白的純理論性學術問題。
答辯會持續了整整一下午,聊到最后,威騰、卡倫、莫提斯三位大牛也有些糾結,我們所在的宇宙,到底是怎樣一個宇宙?
“我沒有問題了,我認為奇的物理學博士畢業答辯可以通過。”威騰開始做總結發言。
“通過。”
“通過。”
卡倫、莫提斯紛紛表態。
“謝謝三位教授。”沈奇完成了今年的目標之一,他獲得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的物理博士學位。
……
(求保底月票!)